1月5日,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对美国媒体说,贝娜齐尔·布托把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中,这是导致她遇刺身亡的重要原因。
作为布托的政治对手,穆沙拉夫在其遇刺之后立刻被怀疑参与了此事件。现在,穆沙拉夫通过美国媒体正式表明自己的态度,说明无论是美国还是穆沙拉夫已经就“谁应该对贝·布托之死负责”的问题取得了某种共识。通过对美国、穆沙拉夫、布托三方复杂关系的梳理,可以再次证明,当美国的利益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生碰撞的时候,受伤害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美国应当对贝·布托的死负责吗?
贝·布托遇刺之后,有关她的死因扑朔迷离。谁应该对她的死负责?又为什么要赶在巴基斯坦大选前,匆匆杀死正在为恢复“民主”积极奔走的政治家呢?合理的解释无非有二:一是阻止贝·布托的人民党参加议会选举。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阻止贝·布托再次出山掌权呢?二是引发巴基斯坦局势急剧动荡。通过刺杀穆沙拉夫的重要政治对手,将祸水引向穆沙拉夫,让其难脱干系,逼穆沙拉夫下台。以上两点都可以归结到巴基斯坦的反恐战争与民主化。而“反恐”与民主化又都是美国在巴基斯坦推行的政策。
2003年,美国为了将“反恐战争”扩大到阿富汗,要求巴基斯坦穆沙拉夫政府加入美国的“反恐联盟”。为此,穆沙拉夫政府遭到了国内同情阿富汗塔利班的穆斯林组织的反对。穆沙拉夫备受压力,几次险遭暗杀。众所周知,贝·布托有着浓厚的西方背景,是巴基斯坦最亲美的政治家。如果她上台,巴基斯坦就可能无保留地进入美国“反恐战争”的轨道。这次贝·布托得以重新“出山”,完全得益于美国的帮助。美国积极说服贝·布托与穆沙拉夫实现“政治联姻”,为的是使两个政治对手形成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从而推动巴基斯坦更加深入地配合美国反恐,包括允许美国介入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中。
美国对巴总统穆沙拉夫并不满意,这不是因为穆沙拉夫穿着军服当总统,而是穆沙拉夫反恐不力。美国指责穆沙拉夫对巴军队中存在亲塔利班的势力睁只眼闭只眼。对围剿边界地带的塔利班分子采取阳奉阴违的策略,使得该地区一直是塔利班活动和保存力量的基地。美国国会甚至扬言,美军有必要进入该地区打击恐怖分子。
还有,美国最不放心的莫过于巴基斯坦的核设施了,希望介入巴基斯坦的核保护领域中,以防止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但穆沙拉夫政府予以拒绝,理由是巴基斯坦有能力保护好核材料。美国对穆沙拉夫的“绵里藏针”、“软中带硬”早已心生不满,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可以替代他的人。美国明白,替代过程不能造成巴政局过于动荡,否则将影响反恐大局。排除穆沙拉夫的最好选择,就是让他脱去军装,选择一位美国能够接受的积极配合反恐的人。而逼穆沙拉夫脱去军服,又不会使巴基斯坦脱离美国轨道的最佳人选就是贝·布托。
虽然美国希望替代穆沙拉夫的过程以“软着陆”的方式实现,但事态的演变却由不得美国。穆沙拉夫端掉一个“红色清真寺”,得到美国的赞赏,却引发国内穆斯林的普遍不满。
穆沙拉夫想清除束缚自己的反对力量,却激化了国家上层的矛盾。贝·布托回国遭遇极端“待遇”不仅预示着她与穆沙拉夫的政治“联姻”破产,还表明替代穆沙拉夫的“软着陆”彻底失败。贝·布托的遭遇是否促使她转变立场,影响她与穆沙拉夫和美国达成的一致,现在不得而知。有一点是清楚的,那枚致使100多人丧身的炸弹,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政治对抗,贝·布托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她的政治活动转而以推翻穆沙拉夫为目标,口号是:穆沙拉夫辞去军职;穆沙拉夫下台!穆沙拉夫在承受两面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以辞去军职为代价保住总统职位。
随着穆沙拉夫辞去军职,承诺2008年1月举行大选,巴基斯坦似乎已经渡过了危机,进入正常轨道了。但这个结局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贝·布托为了获得美国的完全支持,高呼“民主”和“反恐”口号,让巴基斯坦的亲塔利班穆斯林不能容她。另一方面,未来巴基斯坦大选后的政治格局,对谁有利还很难说。议会选举后,如果巴基斯坦政局按照美国的设想发展,这将是包括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内的反美势力所不愿看到的。为打乱这一进程,反美的恐怖分子选择清除贝·布托。这是对穆沙拉夫的警告,也是对美国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