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鲜花再度为科技绽放,中国科技界歆享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累累硕果。这些光芒四射的成果背后,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出的一套抓服务、重监督、求创新的评审办法。
用标准化服务提高评审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2005年起,国家科技奖励办开始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6年11月1日通过认证,成为中央国家机关首家在行政管理中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
这一质量管理体系在2007年度的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中首次得到运用。与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众多创新型成果一样,国家科技奖励办创立的国家科技奖励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工作流程。
借助这一体系,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程序和机制得以完善。从学科专业评审组设置到专家遴选,从网络评审到会议评审,国家科技奖励办评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被纳入到质量监控之中,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国家科技奖励政策和各项改革举措及“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项改革措施和奖励政策的作用。
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2007年度全国科技奖励评审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和舞弊行为,在每一个环节都预设了许多防堵措施。
为防止科学研究中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的不良倾向,国家科技奖励办严格限制推荐材料的数量,力图遏制项目拼凑现象。同时,通过严格规定项目获奖候选人条件和加强对候选人资质的审查,防止项目完成人搭车评奖等不良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度各奖项评审中特别加强了对项目完成人的实质性贡献的评价。推荐时,获奖候选人要提供知识产权、发表论文等能够证明自己对推荐项目学术贡献的旁证材料。评审中,项目主要完成人要到会答辩,并专门介绍项目所有获奖候选人的贡献,由评委进行评价、把关。
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办完善了评审系统,开发了专家遴选算法和回避算法,实现了“随机双盲”、“封闭管理”的评审制度。
参与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的专家共计2000余人,他们是从总计3万余人的专家库中随机选取出来的。
评审期间,国家科技奖励办对工作人员实行“封闭管理”,断绝参与评审工作的工作人员、评委与外界的所有接触。
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办还加大了对评审结果的公开力度,将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受理结果、评审组初评结果、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在国家科技奖励网站、科技部网站及时公布,同时要求各推荐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对本单位推荐项目按规定公布相应内容,加强社会监督。
调整评审指标激励自主创新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在推荐和评审中,通过调整推荐指标和奖励指标,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数量,加强对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的奖励,进一步突出了国家科技奖励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动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在国家技术发明奖评价指标中居于首位的是“新颖性与创造性”,即这一技术发明在技术思路、原理、方法上的创新程度。而国家自然科学奖评价指标首先考量的是“科学发现程度”,即对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发现、认识和阐明的程度,包括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深度、广度、系统性,以及研究领域的开拓,科学理论、学说的创建或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中,重大发现、发明、技术创新的程度,更是作为权重最大的一项评价指标得到强调。
在鼓励创新的评审指标引导下,一大批富有自主创新性和原始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脱颖而出。
据介绍,未来国家科技奖励评选将进一步突出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