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
星期
边走边说

塞外曲 从玉门关唱回嘉峪关

2008-01-11
燕海鸣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蔡琴歌中的“出塞”是向西,出玉门关和阳关。这条路曾见证过张骞的使团、霍去病的雄师和玄奘的行囊。向西,是“西出阳关”的气魄,是“醉卧沙场”的豪迈。我的塞外之曲却是一路向东,由玉门关唱回嘉峪关,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惆怅。从汉朝、唐朝到明朝,冬季里西北大漠的孤寂为这份苍凉添加了厚重的注脚。

    回汉朝,是玉门关与阳关之行的主旋律。

    黎明前便从敦煌启程的我们一路向北,却怎么也抛不下南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一弯明月。停车回头仰望,耳边吹过只有西北的清晨才有的冷风,顿时感到了那弯月光的凉意。“秦时明月汉时关”,背后的月亮似乎真的是秦朝的了。而两旁清冷的荒漠中飞踏而过的仿佛是当年“飞将军”的金戈铁马,引弓箭出鞘,直指玉门关。

    月亮渐渐退去,大漠开始展现它本来的面貌——无边的灰黄。玉门关出现在眼前似乎是一刹那的事情,天刚好放亮,一个略呈梯形的城楼遗址孤零零地坐落在一片荒野之中。汉武帝时通西域、设“两关”,城楼中间留下的门洞,应该就是最早的海关。可最新的考古发现却指出,眼前的这个遗迹其实是当时玉门关督尉的府邸,远非真正的玉门关楼。而我们所追寻的玉门关遗址,则早已消失在一望无垠的黄土之间,任由后人迎风凭吊。

    玉门关以南,更靠近太阳的方向,便是西出无故人的阳关。今天的阳关故址建起了一座仿古的城池,希望再现当年阳关内外商旅往来的盛况。而伫立在这座仿古城池不远处的一个古烽燧,静静地凝望着西南方向,宛如当年一般,在萧瑟的冷风中驻守着大汉的西疆。阳关关城也和玉门关一样,消失在历史中,只剩下这座被风磨蚀得瘦骨嶙峋的烽燧,和它脚下的那条“阳关大道”。

    当年玄奘取经归来,阳关大道两旁站满了来自敦煌的民众,一齐向他鞠躬行礼。大道上往来的是望不到头的骆驼队,中外商旅交换着奇珍异宝,让他不得不感慨起18年前,自己出玉门关时的荒凉景象来。据说,当时由于西北边境战乱频仍,朝廷禁止普通百姓出关,玄奘偷渡玉门关时曾被守城兵卒抓住,凭着他一腔热忱和坚韧竟感动了抓他的士兵,不仅放他出关,还赠送了食物和水。而18年后回到阳关之时,昔日冷寂的边关已是全然另一番色彩。

    真正回到唐朝,是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

    虽说敦煌与玉门关的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但莫高窟的观感却与那镇守边塞的两座关口完全不同。如果说玉门和阳关代表着一种开拓,那么莫高窟则呈现了一种包容的气质。自十六国起的1000多年间,不同地域与不同时代的文化在这段峭壁上交融。中原的、异域的,朴素的、高贵的,精雕细琢的、粗犷豪放的……每一座洞窟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们这些参观者,只是猜故事的人。

    盛唐时期,来自西域的胡服、胡妆、胡乐和胡舞成为唐代女子的流行文化。狂放彪悍的胡风更是使整个社会都趋之若鹜,第329窟中的“泳姿飞天”,分明就画了一个上身半裸的中原女子漫天飞舞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虽然这样的场景只在壁画的角落中若隐若现,但也足够说明唐文化的豪放与开化。

    莫高窟内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大佛像,第96窟和130窟,均建于唐代。其中一座佛像的右手是经后代重新修过的,很明显地与唐代工艺有了差距,佛像僵硬呆板的右手与柔润高雅的左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另一个侧面也凸显了唐代艺术发展的盛况。

    我的塞外之曲并未在唐音的高潮中结束,火车从敦煌出发,驶向嘉峪关。沿路的茫茫戈壁在落日余晖中一点点划过,没个边界。如同玉门关的忽然闪现一样,嘉峪关也是一下子出现在了荒漠的尽头。

    回明朝,是在修葺完好的嘉峪关城。

    天然的地理条件使嘉峪关在西北荒原间可以自由地舒展身躯,显得气势宏伟。站在城楼上望去,关外荒草丛生的戈壁在寒风中反而很壮观,“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随处可见。但这座“雄关”只有外观气势上的雄壮,全然没有了玉门关和阳关的神韵,更不如莫高窟的豪放,有的只是守成与退缩。500年前的嘉峪关倒真的是一座“关”,背朝塞外,将中国的西大门牢牢关起。长城由此东向,封闭了华夏往日的生机。嘉峪关以西的黄沙也默默地将玉门关、阳关、莫高窟的历史吹散、掩埋。边塞的防线虽然只退缩了500多公里,我们的视野却退缩了1500年,从此不再向西。

    甘肃西北,由东向西,是“丝绸之路”开始的一段,是来自长安的气魄。由西向东,却是一部冷峻的历史画卷,寒风中飘荡的那首“出塞曲”由激昂到华贵,并在重重的关门声中戛然而止。(除署名外照片均由燕海鸣摄)

    

    金戈摄

    

    汉长城遗址

    

    雅丹地貌

    

    嘉峪关一角

    

    阳关大道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