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
星期

1283眼水井 筑起座座丰碑

赵飞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24    [打印] [关闭]
    

    西北的老百姓喜欢找给水团打井,原因有三:第一,便宜。给水团打井只收成本费,甚至常常亏本也义务去忙活。第二,定井准。给水团打井的成井率高达98%,一般不会落空。第三,质量好。给水团打井从不偷工减料,水井设计寿命20年,可30年过去了,不少井还在正常使用。

    给水兵们善于自嘲,他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儿的,实际上是打钻的。毫无疑问,他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沙漠、高原、戈壁,哪里干旱缺水,哪里就是他们的战场。所到之处,他们赶走的是干旱和贫穷,送去的却是绿色和希望。

    34年来,宁夏军区给水团默默地为改善西北地区的民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283眼水井,在西北群众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老百姓也给了给水兵们最多的关爱:牧民们将自己的帐篷让出来给官兵住;村民们把姜汤抬到打井现场;老乡们赶着毛驴车为官兵们免费运菜拉水。

    驻地政府也伸出了有力的臂膀——他们为给水兵子女的就学提供帮助,尽最大力量做好转业干部的安置。官兵们尽管顶着朔风、披着一身泥浆站在高高的井台上,但他们的心里却是暖暖的。

    1996年,给水团为宁夏97个自然村打了100眼扶贫井,解决了20万人口、200万牲畜的饮水问题。10年后,他们又行程上万公里,回访百井,实施百井维修服务。

    2008年伊始,给水团又在筹划着新的打井支农富民工程。这让西北的老百姓有了更多的期盼。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