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7日
星期
记者手记

如何落地 怎样生根

张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27    [打印] [关闭]
    

    “西部计划”让一群有才干有理想的年轻人走进了基层单位的视野,也让亟待发展的偏远地区走进了一些青年的择业视野。

    虽然西部计划的第一出发点并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在“日久生情”的基层单位和青年才干间,它还是客串了一把“红娘”的角色。

    近日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些来自基层的声音,“缺人”,还是“缺人”。大学生也有态度——希望留在服务地,为“第二故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可互相倾心的双方,要想牵手并非易事。

    采访中记者发现,贵州省及下属州县的一些做法,有值得借鉴之处。

    “穷乡僻壤”PK“花花世界”,如何吸引青年安心留在西部?贵州省服务志愿者就业“明星县”习水有招儿:志愿者一经聘用,直接转正定级,服务时间计算在工龄之内;在除县城以外地区工作,不受工作年限和学历限制,直接享受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津贴;一经聘用,县财政一次性补助安家费5000元,用人单位可予以相应补助;个人户口可根据本人意愿,迁入工作乡镇或在县城入户;列入县级人才库重点管理,特别优秀的,破格评选为县管人才……

    没有编制,志愿者与用人单位隔着“银河”,如何相聚?2006年,黎平县经过反复争取,为提出申请的21名志愿者在医疗卫生、教育、林业、农业等部门安排了岗位。

    本地生源的毕业生需要安置,将外乡人拒之门外?长顺县顶住多方压力,对志愿者降低事业单位用人的学历门槛。其他部分州县在招考志愿者时,也各有加分的优惠政策。

    据统计,截至2007年10月,在贵州省结束服务的324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有1450人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各地聘用、自主创业等方式扎根贵州基层,西部计划志愿者考取公务员的录取率约为15%,远高于3%的全省水平。

    基层揽才、志愿者就业是西部计划实现过程中令人振奋的增值产品。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基层就业问题,在以情留人的同时,更要政策留人,让徘徊的人愿意落脚,决意留下的人能落稳脚。

    长顺县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样本,有态度、有政策。成绩再小,总有前途,攻关再难,也总有希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