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朋:打造生物制药的制高点
三叶草公司的领先地位,与其创办人梁朋教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梁朋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上世纪80年代赴美留学,从事癌症发病机理的研究。1992年,梁朋和他的博士后导师在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详细介绍了他们发明的基因差异显示技术。此项技术获得了德国慕尼黑分子生物分析技术大奖,并获得4项美国专利。由于他对学术和商业都感兴趣,于1992年在美国创办了自己的GenHunter生物技术公司。
梁朋告诉记者,自己回国创业的志向,是要为祖国打造生物制药的一个制高点,为中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他通过回国办公司,把在GenHunter公司的研发平台和技术带回,以这种“嫁接方式”,在国内进行世界尖端的受体、抗体类蛋白质药物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生产。
三叶草公司正在研发的主打药物叫做“SCB-131”。1月11日,梁朋教授带着记者参观公司后,向记者介绍了“SCB-131”的奥妙。
国际生物制药领域近年来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内多了叫做“因子”的东西。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就是人体内出现了炎症因子。这种炎症因子像三只手臂组成的“品”字,它能穿透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从而让细胞发生变化,使人体遭受疼痛和关节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激素,但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抑制损伤。
美国Immunex生物制药公司在对炎症因子的研究中,发明了名为“二聚体”的技术,二聚体就像绑在一起的两只手臂,能够与炎症因子结合,结合的过程可以形容为二聚体的两只手臂拉住了炎症因子的两只手臂,使炎症因子无法去穿透细胞膜。患者因此不但解除了疼痛,也避免了损伤,类风湿关节炎也就逐步得到治愈。
用二聚体技术制造的药品名叫“Enbrel”,由于其特异的效果,上市第一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4亿美元,第二年达到了7亿多美元。2002年,美国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Amgen,拿出160亿美元收购了 Immunex公司。
Amgen公司的收购很成功,因为“Enbrel”可以治疗的疾病已经从类风湿关节炎拓展到了强直性脊柱炎和牛皮癣,由于治疗效果好,销售额在2006年达到了47亿美元,可谓一个药品创造了一个大市场。
二聚体技术虽已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制高点,但是并不完美。因为二聚体毕竟只有两只手臂,不能把炎症因子的三只手臂全部拉住。二聚体技术的另一个问题是价格太贵。在美国,一个患者一年使用2.5克“Enbrel”,才能保证治疗效果,为此要花费两万美元。这样的医疗支出,没有多少中国患者能够承受。
针对二聚体技术的不足,梁朋在美国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名为“三聚体”的技术,三聚体像三只手臂组成的“品”字,可以紧紧拉住炎症因子的三只手臂。用三聚体技术制造的药品就是“SCB-131”,它与炎症因子结合的亲合性比二聚体的“Enbrel”高出许多倍。这就意味着要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SCB-131”的用量可以少很多,从而降低患者的花费。
梁朋并不满足于技术上的发明创新,他认为只有实现三聚体技术的产业化,才能打造生物制药领域新的制高点,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患者提供便宜的特效药。
回国创业的地点,他选择了家乡四川成都,既可以经常回家,又方便与国内各方面的联系。
把生物医药作为一项重点产业的成都高新区政府,给了梁朋大力支持——三叶草公司两年免费使用高新区900平方米的房屋作为中试车间,节省房租70万元。高新区政府又协助三叶草公司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同时承诺给公司今后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土地、资金等各种扶持。
三叶草公司掌握的情况是,中国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约有500万人,牛皮癣患者约有395万人。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记者计算了一下,如果“SCB-131”数年后投入市场,中国的患者一年使用“SCB-131”的花费大约为1.2万元,比使用“Enbrel”要节省约10倍。
梁朋教授创办三叶草公司的意义,并不止于生产自家的先进产品。生物制药在我国的一大发展障碍,是大规模无血清培养生产水平和提纯工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发达国家。三叶草公司在这些方面则拥有了与美国同步的水平,可以为其他生物制药企业提供服务,成为国内企业大幅度提高药品产量的捷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叶草公司成立仅半年,已经吸引了生物科学领域众多人士的目光。从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到北京国家生物研究所,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到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路专家纷纷登门参观、商谈合作。
虽然经常奔波、事务缠身,但梁朋不愿意被人想象成工作狂。坐在三叶草公司的办公室里,他打开了自己存放照片的网页,一张一张地给记者看,介绍他在美国的幸福家庭和他那花园式的住宅。
梁朋自豪地说道:“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该有的都有了,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作为科学家,能把自己的爱好和对知识的追求造福于人类,应该说是一种最幸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