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为何少高徒
毕:名师少高徒的现象非常明显,说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出了问题。一是因为过于强调与专业联系并不紧密的英语教育,使研究生的来源出了问题,那些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在入研究生门前并不具有优势。二是研究生教育中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出了问题。按说培养出好学生,出了高徒的教师应当得到更多荣誉,但事实上,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是不是出了高徒并不重要。所以现在博导漫天飞,高徒却很少见。
梁:名师能不能有高徒,一般说来要靠运气,这是基本前提。遇不上好学生,再高的名师也没有办法。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确实也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教师在选择学生方面很少有自主权。陈丹青多次说过,他在清华教书时,眼看着许多画得好的人进不来,非常痛心。我们也经常听到有老师说,某某学生专业有潜质,就是政治和外语过不了关等等。现在中国的情况很特殊,老师权力一大难免不公,教师没有任何权力,又导致出不了好学生。真是一种两难。
毕:从现行教育评价体系观察,重当下而轻未来,所以教不教得出好学生,对于博导的关系不大。但一个好教授,如果一生教不出一个出名的学生,也很痛心。我有时候倒是感觉,成名的教授再写多少书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教出好学生,学生成名是对教师最大的肯定。名师没有高徒,那名师的地位也值得怀疑。
梁: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起步的时候,我以为有两个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其他可能还有,我只说我熟悉的情况。一个是北大的王瑶,一个是南大的程千帆,他们是真正做到了名师出高徒的。当时也许看得不明显,现在20多年过去了,名师有没有高徒的优劣就显示出来了。夸大一点说,这20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基本是王瑶的天下,因为他的学生在这个研究领域一直处在前沿,比如钱理群、陈平原、吴福辉、黄子平、温儒敏等等。南京大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莫砺锋、蒋寅、张宏生、张伯伟、程章灿、徐有为等。学科的优势,有时候要在多少年后才能看得出来,急功近利不行。
毕:所以对于在学校获得了较高声望的名师,不妨多给他们一点权力,要相信他们的学术和人格。所谓多给他们一点权力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选择人才方面,一切听他的,他想要谁就是谁。大学没有这点胸怀,有时候很难出人才。给了名师这个权力,他们有没有乱用的可能?虽然从道理上说不能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但从经验来说,如果这个权力被滥用了,也有办法追究,比如以后收回。再说这样的事一般事关名师的声望,他们总是爱惜自己声誉的。
梁: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做教师最大的满足。现代教育的好处是制度化,但缺点也是制度化。因为制度难免僵硬,在具体条件下,有弹性的制度才是真正的好制度。早些年孙绍振发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好学生陈晓明、谢有顺,可惜格于制度的局限,这两个学生都没有留在福建师大。据说当年孙绍振为了留下谢有顺,曾以去职相求,但最后还是未能如愿。可以设想,如果今天的福建师大中文系能有陈晓明、谢有顺两员大将,那对学科发展是多么有利。对大学来说,名师出了高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在学科建设方面有远见。程千帆在这方面特别成功,你读他的回忆录就会明白,他在培养学生方面有很强的自觉性,把培养好的学生设法留在自己身边也很自觉。这样做的结果,多年后在学术上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毕:那些早年以反对近亲繁殖为理由不留自己学生的名师,许多人都留下了遗憾。文科和理科不同,所以对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现象,也不能一概而论。学生跟着老师走,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特点,用制度化的约束人为打乱这个传统,不见得是好事。现在看来,王瑶和程千帆早年的选择还是更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