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落幕
中国学者对欧研究助推中欧关系
本报记者 刘坤喆
“中国正用好奇的目光仔细审视着欧洲,欧洲也在用同样的目光观察中国。作为中欧合作框架下的学术支柱,‘欧洲研究中心’项目不但大大加深了中国对欧洲社会、经济、法律及政治体系的了解,而且促进了人员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中欧关系的发展。”1月31日,当为期4年的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在北京落下帷幕时,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这样表示。
为了鼓励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对欧洲的研究、加强中欧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并巩固中国对欧盟及欧洲事务的认识与理解,2004年3月,欧盟拨款1100万欧元资助中国的欧洲研究。到今天,共有15个已有的欧洲研究中心获得资助,完成了数十个教学和研究课题。另外,两个新的研究中心也在项目的资助下得以成立。250名中国学者访问欧洲或赴欧学习和从事研究,200多位欧洲学者来到中国讲课,进行学术交流。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还分别成立了欧洲学术书库,公众可以免费借阅有关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和期刊。
欧方项目主任君德·瓦格纳博士认为,中国学术界作为思想创新的源泉,在项目的支持下获得与欧洲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之后再传递给中国各界,对决策者的政策制定、经济界的技术分享、普通公众的文化互动等,都有很大价值。
4年里,中国的欧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表示,“我们不仅研究了欧洲的认同问题、欧盟内部的社会融合、欧盟法律与欧盟政治经济的互动,而且分析了欧洲模式对全球的影响,以及欧洲的地区政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等等。可以说,现在对欧洲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项目伊始时设定的目标”。
本报北京1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