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5日
星期

走,到博物馆寻找久违的年味儿

本报记者 文静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05    [打印] [关闭]
    

    “爆竹声声除旧岁,又是一年春来到”。临近年根儿,北京的博物馆里被年画、风筝、剪纸、花灯等装扮得喜气洋洋,人们在这儿体味失落已久的“年味儿”。

    春节贴年画是我国古老的习俗。早在汉代就有门上勇士的记载,五代、北宋时期,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并开始出现彩版印刷的年画,而明清两代则是木版年画的鼎盛时期。年画表达了人们过新年的喜悦之情。

    眼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天地同辉——中国美术馆藏年画展”中,陈列了62件(套)传统木版年画,几乎囊括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等著名产地的珍品。题材从神话传说、戏剧人物,到节庆风俗、日常生活等。很多年画传递着悠久的民间文化内涵,如本次展出的清代流传下来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十不闲》。“十不闲”是由一人同时演奏多种乐器的杂技。年画上,几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吹、拉、弹、唱样样皆来。整个画面刻工精细,色彩绚丽。

    “小时候,过了腊月就闻到了年味儿,盼着吃好东西,穿新衣服,更期望去挑几张自己喜欢的年画贴在屋里。”16岁的中学生张赫,从小长在东北,“那时候,一到春节妈妈就带我去买年画。墙上贴满了年画才像过年,邻居间互相串门,看看谁家的画儿好。”“如今,年画已经很少见了!”张赫话里带着惋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薄松年,特意在年前来到中国美术馆给市民讲解年画知识。

    薄松年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和年画,年画贴在墙上不揭下,第二年贴上新年画,以示除旧迎新,民间就有“不贴年画过不了年”的说法。

    “年画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但是,这种具有自生自灭特征的民间文化,正在迅速瓦解、失散、消亡。”薄松年说,在春节期间举办年画展,可以让老百姓尽量多地了解它们。

    “不可否认,年画、剪纸、花灯这些在传统节日时才用到的物品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有些节日习俗也渐渐被人们淡忘。我们希望通过实物、图片、资料、场景等让中老年人重拾远去的记忆,让青年人和儿童了解更多的节日习俗。”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王武钰说。

    据悉,首都博物馆在春节期间首次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北京传统节令风情展”引人注目。该展览通过剪纸、脸谱、邮票、花灯,介绍生肖文化,同时展出古代的压岁钱、制作年画的木板模具、各种财神像、宫灯等节日用品,并通过影像资料展示庙会、祭神祭祖等老北京民俗活动。

    为配合该展览,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主题亲子活动。王武钰介绍,小朋友可以跟家人一起学习拓片和装裱技术,参与绘脸谱、写春联、画兔爷、扎中国结、画阿福、扎风筝、制作花灯、捏制软陶小老鼠,还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玩老北京的玩具——滚铁环、抖空竹、抽陀螺、跟头猴、鸡毛毽,“通过游戏,让孩子们了解过年的‘老礼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