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5日
星期
独立书评 《1750-1950的中国》

给"康乾盛世"算算GDP

徐慧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05    [打印] [关闭]
    

    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有过它的辉煌。人们总是习惯称康熙和乾隆时期的那段历史为“康乾盛世”,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将中国社会推向一个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1750-1950的中国》书中为我们提供的GDP走势图上就能看出,从1793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就直线下降,可以看出,清王朝盛世背后隐藏着不被人察觉的危机。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面镜子”。阅读了《1750-1950的中国》这本由汪中求先生和王筱宇先生合著的书之后对此深有感触。它不仅阐述历史,更重要的是发人深省。它使我们能透过历史这面镜子,看到中国的过去以及隐藏在过去背后的、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那段历史。

    历史有时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也都有过它应有的辉煌,可是辉煌过后便是没落。这就好像代数里的抛物线,有最高点也有最低点。只是有些朝代能从低点走向高点,可有些终将无法从低点崛起。《1750-1950的中国》跳过清朝鼎盛的时期,向我们再现了清朝后期到建国这两百年间的中国历史,用以小见大和中西对比的叙述方式为中华复兴献上一份管理者的沉思。

    人们总是习惯称康熙和乾隆时期的那段历史为“康乾盛世”。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他们认为国家统一的最终完成,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趋势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历史特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书中为我们提供的GDP走势图上就能看出,从1793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就直线下降,往后几乎没有再上升过,直到1949年以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要经历一定的量变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事物的内涵也总是隐藏在其表象之下。可以看出,清王朝的盛世背后隐藏着不被人察觉的危机。

    人们常说要“居安思危”,可是往往在生活安逸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有危机意识。这就好像乾隆皇帝,不能不说他在位时有过一些让世人称赞的举措,可是他却被自己所做的那么一点政绩冲昏了头脑。西方各国正在大张旗鼓地变革,寻求各种强国的方法,而乾隆皇帝却沉溺于江南的鸟语花香之中,如此行径,大清王朝的经济又怎会增长?从 1800 年开始到1900 年间,GDP 再无上升。“盛世”也终究没有逃脱衰败的命运!

    细细揣摩书中内容不难看出,中国封闭的传统、文化形态、经济模式可以造就出虚假繁荣的景象,却无法克服自身固有的历史局限,无法摆脱盛衰之变的恶性循环,更无法应付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体化浪潮。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必须在批判封建传统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是一面镜子!《1750-1950 的中国》汪中求王筱宇著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