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5日
星期
当阿童木和圣斗士成为过去

中国原创漫画叫板“日本模式”

本报记者 桂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05    [打印] [关闭]
    

    日本是地地道道的漫画大国。在日本全部出版物的销售额中,漫画占有率为25%。一份最新的统计报告显示,日本2006年刊行的漫画杂志共305种,面向孩子的68种——28种是面向男孩子的,40种是面向女孩子的,而面向大人的漫画杂志共有237种,这些漫画杂志的总销售额为2277亿日元。2006年,日本新上市的漫画书中共有10956种。无论男女老幼,日本人均购读漫画在15册以上,日本漫画、动漫产值占2005年GDP的16%。

    不过,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了漫画出版的动荡盘整期。当阿童木和圣斗士都成为过去,近年来日本漫画业的发展态势如何?对中国的启发是什么?中、日漫画在创作特色、运营模式上都有很多不同,我们如何以邻为鉴,发展出中国漫画出版的繁荣之路?在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和新六感国民阅读促进中心1月30日举办的主题论坛上,这些话题成为出版界热议的内容。

    过去对日本漫画人人追捧的现象不正常

    “在国内我可能是第一个把日本的漫画定为日本文化来鼓吹的,但是我头脑里一直有个固定看法,我觉得漫画是属于一种比较低层次的,属于亚文化,是消费型文化,它基本上跟人唱卡拉OK是一样的。”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专家李长声先生发言说,“漫画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它不能高于真正的文字文化。其实,日本政府处心积虑的是想把漫画读者变成文字读者。”

    李长声认为,日本的成人读漫画是时代造成的。日本漫画60年,看漫画的这一代人是战后出生的一代。日本社会目前有一个“国家2007年”问题,就是这一代在2007年都60岁左右了,都开始退休,所以日本车站的漫画销售量已大幅下降。

    日本战后很穷,战后一代看不起美国电影,就只好看漫画直到长大。“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看漫画的,但是我们的漫画传统被人为地切断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有漫画了,就不能看了。日本这一代人上了大学还在看漫画。”

    在李长声眼里,日本战后这一代人长大了以后,尽管他们的孩子有了电子游戏机,但是就像很多人不玩电脑一样,他们也不会去玩电子游戏机,他还会继续看漫画,他们的孩子受其影响也在看漫画,这是日本漫画读者特别庞大的一个原因。

    日本学者中野晴行在《动漫创意产业论》一书中写道:1992年,日本漫画产业的产值大概是6亿日元,目前已降到4亿了,而日本整个出版产业的年产值大概是2兆日元,日铁一个公司的年产值就达2兆日元,所以出版业跟其他行业相比较显得太小。

    “目前日本漫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人人追捧的现象我觉得是不正常的。”李长生认为,日本漫画的发展有自己的背景和传统,“中国的漫画产业在发展中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漫画也应该发展,也应该给孩子们看很好的漫画,但是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全民看漫画的大国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出版界应该向日本漫画借鉴什么

    日本及东亚问题专栏作者刘柠认为日本漫画值得中国漫画借鉴的重要一点就是内容。他说,凡是到过日本的人都会惊叹日本漫画选题范围之广。比如有表现日本企业的漫画,而随着日本的社会转型,各种反映社会问题的社会派漫画也非常引人注目。还有表现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系列,实际上是以东芝公司为原型。还有以讲述经济欺诈犯罪内容的漫画等等。漫画在日本已成为大众传媒的一种。

    日文版《人民中国》总编辑王众一认为日本漫画成功走向世界的另一个原因,是人物造型的无国籍性。在他看到的一部日本漫画书中,诸葛亮竟然变成了一个日本少女,虽然这种改变让中国人始料不及和无法接受。日本很早就有漫画版本把唐僧描写成女性。在王众一看过的那个版本中,不光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吕布也都被改成了性感少女。在这些日本漫画里,不仅国籍不再重要,性别也彻底被颠覆了,简直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的很多动画片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宝莲灯》、《红孩儿大话火焰山》等都和《西游记》有关,但中国的孙悟空却远没有实现国际化。王众一认为,“我们应该发挥更大的想象力改编传统的东西,现在我们远没有做到日本那份儿上。”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动漫编辑部副主任董玉民曾经把《龙珠》、《圣斗士》等一批日本漫画引入中国,并创造了良好的发行业绩。他认为,中国漫画出版的商业模式有很大问题。日本的模式是从杂志文本开始,出漫画单行本,然后出系列,最后再开发周边产品及动画片和音像产品等,是由小到大、有铺垫的。日本的漫画每年出版一万多种,影视动漫作品是万里挑一。在日本,没有动漫这个词,只有漫画。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的关系是大头在后头,是以漫画为龙头,但中国恰恰是本末倒置。

    而李长声则认为日本漫画主要取胜在编故事上,“说的极端一点,日本的年轻人都能画两笔漫画。你跟他聊天的时候,他想什么立刻拿起笔就可以给你勾勒出来他要说的漫画形象。日本漫画最根本的东西不在于美术性,在日本,只要有好故事,你画不好,甚至不会画,在今天的电脑时代也可以做出畅销漫画来。”在李长声看来,在美术性上,中国的漫画作者一点也不输给日本,但关键问题就是编故事。

    而华祥动漫总策划马桂林则指出,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漫画和日本动漫产业已经经过差不多62年的发展,这个丰富的商业模式是很多有理想的漫画家,很多有梦想的出版人和机构用他们的血泪发展起来的。日本漫画业鼻祖手冢治虫实际上就是累和病死的,“我们其实要更多地看到过去那些丰富的经历,而不仅仅是眼馋他们特别辉煌的历史。”

    中国漫画出版能否叫板日本

    尽管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投入,但是国产动漫的出版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依旧有限。而2006年,由天津神界漫画公司出品的国内著名武侠漫画家梁小龙绘制的3200页写实漫画《水浒传》,正式在日本出版、发售,这标志着中国原创漫画作品在打入日本漫画市场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目前,《水浒传》系列依旧在日本保持较高销量。2007年1月,神界漫画公司的漫画《西游记》法语版在欧洲全境正式出版发行。2007年春,彩色版和黑白版漫画《水浒传》开始登陆韩国,销量已达到7000册。而今年3月5日即将在韩国首发的漫画《三国演义》,韩国剑桥出版集团光广告就投入了一百万元,拟用报刊网络和电视进行全方位宣传。

    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为主打作品的神界漫画公司先出版了日文、韩文、法文和英文版,而中文版却迟迟没有出版。

    虽然神界漫画公司在近几年把版权输出到了欧美韩日等国,但2006年,他们的版权输出到日本仍被看成漫画出口的破冰之举。有业内人士指出,日本是动漫画产业最为系统和发达的国家,其漫画作品不但风靡整个亚洲市场,甚至连欧美这些传统漫画强国,日本漫画也几乎抢占了三分之一的市场。尚处于动漫画产业初级阶段的中国原创漫画,能成功打入日本漫画市场,对于中国的原创漫画事业、原创漫画作者和作品都是一剂强心针。

    神界漫画公司总编辑陈维东回忆说,8年前,当他计划把四大名著打造成漫画时,很多朋友都说他疯了。但他坚持了自己的思路,“长期以来我们受漫画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的影响和制约非常大,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固化了、定型了、狭隘了。神界的漫画完全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在创作,能打入日本市场、能在海外面市,首先我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理论构建,立足于自身。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只是模仿国外的模式,永远都会追不到头!”

    陈维东告诉记者,在进入国外市场之前,神界漫画公司出品的这些漫画在国内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的。他说:“这说明我们的思路远未打开,审美情趣和评价尺度还比较单一,对于多元的读者群和市场没有做到系统的细分,其实漫画的市场很大、空间非常开阔,中国的原创漫画完全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而且中国漫画也需要更多的走出去,这是一种中国本土文化的展示,也是一个与世界交流、融合的过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