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
星期

回家

韦耀武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12    [打印] [关闭]
    

    距春节还有半个月,火车上的人已明显多了起来。我乘坐的这趟列车到达漯河车站时,已是夜里10点多钟了。车门一开,候车的人“哗”一下涌过来,列车员高喊:“慢点儿,别挤!”但喊声在蜂拥挤车的人潮面前是那么苍白无力,上车的人如开闸的水向车厢里涌来。

    车厢里更加拥挤了,过道上或蹲或站,也都挤满了人。这时,坐在靠窗的我,忽然看见窗外有个民工模样的男人正朝窗子比划着什么,嘴里还在大声嚷嚷。他身边站着他老婆,还有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脚边放着一只大大的蛇皮袋做的行李包。从男人的比划中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要我开窗,从车门上不来了,他想从窗户爬上来。

    我指了指车内,向男人摆摆手,意思是车上人太多,上不来。男人一见,指指他老婆和儿子,竖起两个手指,然后又拍拍他自己摇摇手,意思是只他老婆和儿子上车,他不上。我还是摆摆手。男人急了,忽地从身上摸出20元钱冲我晃晃,接着双手拱拳做出了求揖的姿势。

    我犹豫了片刻,还是打开了车窗,并不是为他的钱,因为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在夜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他的儿子,还有那三双急切的眼睛。

    车窗一打开,男人一把托起女人,女人很快钻了进来。接着她接进了孩子。在我的帮助下,那只大包也终于被拉进了车厢。包暂时搁在条几上,男人又递上来一只小马扎。就在女人接男人最后递上来的一个方便袋时,也许是包挡住了女人的视线,女人没接住,方便袋一下掉在了地上,袋里的东西咕噜咕噜滚开来,男人急慌慌地赶紧拾,我看清了,那是一袋馒头!

    男人把拾起来的馒头装好,重新递给女人。女人接了,叮嘱男人说:“天气太冷了,等会儿出去你一定要找个旅社住,明天早起再回工地啊。”男人点点头说:“好的好的,记住后天我给你打电话啊,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虎子。”女人又说:“你一定要住旅社啊,莫再到候车室去混了,身体要紧。”男人“啊啊”地应着,眼里已有泪光在闪。

    车开了,男人还在站台上挥着手。

    我帮女人把那只大包放到了行李架上。安置好,女人拿出20元钱递过来说:“大哥,真谢谢你了。”我把钱推开,问女人:“回家过年的吧,咋你老公不和你一起回呀?”

    女人愣了愣,叹口气说:“他不回了,过年加班费高……咱们都有好几年没回去了,就想等攒够了钱回去盖房,实在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太想咱了,咱也想他们。”

    我又问:“那馒头是你们带着路上吃的吗?”女人点点头。

    这时,女人打开那个小马扎,在条几前挤了个地方坐下来,把她儿子抱了起来。那马扎很结实,也很漂亮。见我看,女人一脸兴奋地说:“这是咱家男人做的,他知道火车上没座位,早就做好了。他是咱们那个工地上最好的木匠,活儿做得可漂亮了……”

    女人说这话时,一脸自豪和陶醉的表情。我无语,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这对民工夫妻,这个年虽然他们不能团聚在一起,但谁又能说他们的生活不幸福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