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
星期

年轻的神经如此坚韧

华东政法大学 邱金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12    [打印] [关闭]
    

    走进大学校门,对很多同学而言是莫大的幸福和喜悦,但我不是。手中揣着家里凑齐的1000块钱来到华东政法大学报到时,就注定了自己4年大学只能是中学时代持续奋斗的延续。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周末,通过老乡介绍,我在外面找到了一份兼职。

    每个周末,当大多数同学还在被窝里睡懒觉时,我已早早起床,骑上自行车到镇上打工,而晚上回到寝室往往已是11点钟。这种日子我已经习惯了。

    最难捱的时候应该算是每个学期第一个月吧,因为上个学期打工挣的钱已经花完,下个学期的奖学金还没进账。勤工助学是最初的解决生活费的方式,我先后做过11个兼职岗位,包括广告派发、电器促销、打字、校园代理、婚庆公司临时工、市场调查、家教等。工作时间总计超过500小时。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坚强而又乐观,知道了社会是如此复杂而又如此美丽,为在后来的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真正感受到国家助学政策的温暖还得从参加校内的勤工助学说起。在大学中,我连续3年参加了勤工助学岗位的应聘,在保卫处的校园巡逻队工作了两年,现在做学生处的工作助理。通过勤工俭学的实践活动,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基本解决了生活费问题。在勤工助学工作中,让我受益最大的并不是获得物质报酬,而是从共事的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的处世风格和做事习惯。

    今年春节,因为罕见的冰雪天气,我没有回家过年,而是留在校长办公室值班。我敢说,自己学到的东西绝对不是每天50元的工资可以换来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办公室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机要文件和快递信件的处理程序,告诉我要确保每一封文件都能查到来龙去脉。办公室这个大的工作环境熏陶了我,我在这里用心学习,细心观察,不断成长。

    除了勤工助学报酬,我还拿到了国家助学金和学校的综合一等奖学金。大学所有的费用自己基本解决了,大学期间我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然而对大学时代最满意的,不是获得的物质报酬让我自足,而是我做到了全面发展。同学戏称,我“获得的荣誉证书比全班所有人的获奖证书加起来都要多”。

    我们年轻的神经如此坚韧,尽管时时刻刻在路上跋涉,有着难以改变的家庭出身,但生命中很多东西依然可以从容抗拒。国家的助学政策让我从容面对贫困与苦难的同时,更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