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3日
星期

崇礼门纵火者认罪 韩国高官递交辞呈

韩墨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13    [打印] [关闭]
    

    韩国首尔警方12日说,11日抓获的蔡姓嫌疑人承认自己纵火焚毁了韩国“第一号国宝”崇礼门。这名70岁男子有纵火前科,作案前曾两次到崇礼门踩点。

    崇礼门毁于大火,韩国陷入一片悲伤低落之中,韩国媒体严厉批评政府文物保护方面存在失职。首尔市长吴世勋12日向国民致歉。韩国政府文化财厅厅长俞弘  12日说,他已向韩国总统卢武铉递交辞呈,以对崇礼门被烧毁一事承担相应责任。

    韩国首尔南大门警察署依目击者描述,11日晚在京畿道江华岛抓捕一名70岁蔡姓男子并连夜展开审讯。首尔警察厅12日说,蔡某供认自己纵火焚烧了崇礼门,交代了作案动机和过程。

    警方说,蔡某为保证作案得手,去年7月和11月两次到崇礼门踩点,了解那里的布局和安全系统。经周密筹划,蔡某10日晚8时45分左右爬上崇礼门西侧斜体墙,利用准备好的折叠梯潜入楼内。来到楼阁二层后,他将装在1.5升塑料瓶中的易燃液体倾倒在地板上,随后用一次性打火机引燃。由于城门楼阁是木结构,蔡某点燃的火迅速蔓延。崇礼门因此遭受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木制楼阁几乎被全部烧尽,楼阁整体坍塌。

    这并非蔡某第一次纵火焚烧古建筑。2006年4月,蔡某在首尔另一处古迹昌庆宫文政殿内纵火,造成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财产损失。蔡某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期两年执行。蔡某交代说,两次焚烧古迹的动机均为报复社会泄愤。

    崇礼门纵火案发生后,悲伤哀痛的情绪弥漫于韩国社会。不少市民在变成废墟的崇礼门前失声痛哭,一些民众向崇礼门献花表达哀思,更有大量市民通过网络留言表达对当局管理疏漏的不满。

    崇礼门600多年的历史积淀让它在韩国民众心中享有特殊地位。看到头号国宝在烈火中化成灰烬,韩国民众受到强烈精神刺击。

    蔚山医学院江陵峨山医院精神科教授白尚斌告诉韩国《朝鲜日报》:“如同美国人通过电视转播目睹象征美国的世贸大楼因‘9·11’恐怖袭击而坍塌,在心理上陷入恐慌一样,亲眼看着崇礼门倒塌的韩国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

    许多市民11日下午自发来到崇礼门前,向焚毁的大门献花。崇礼门周边警戒线周围摆满了象征“哀悼”的菊花和百合花。一名市民在花篮缎带上写道:“没有保护好祖先的遗产,非常抱歉。”

    痛心之余,对政府管理疏忽的责问声也逐渐强大。大学生卞仁秀接受《朝鲜日报》采访时不满地说:“领取国民税金的公务员们到底在做什么?”崇礼门被焚后,韩国文化观光部和文化遗产厅网站上开始出现大量网民留言,因在线数量过多,文化遗产厅网站服务器11日1时至8时陷入瘫痪。

    火灾发生后,多家韩国媒体将反思管理疏漏作为报道重点,集中探讨文物、消防部门在防灾救灾方面的不足。

    《朝鲜日报》说,韩国消防部门当前使用的文化遗产灭火指导文本过于简单,没有就木制古建筑灭火施救、喷水方式和位置、余火清理等关键问题作出清晰说明,致使消防人员来到火灾现场后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仅延误灭火时机,还一度作出大火基本扑灭的错误判断。

    韩国汉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池南龙说,文物管理部门出于美观和预算考虑,没有为崇礼门安装喷水器和火灾报警器,是导致火灾迅速蔓延的原因之一。也有专家指出,崇礼门晚8时以后就不再有专人看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可能因反应不及时而酿成大祸。

    《朝鲜日报》说,火灾发生前几分钟,负责崇礼门保安工作的警卫公司通过城门上的红外线监控装置发现了不明身份人员。保安人员10分钟后抵达现场,但为时已晚,大火早已燃起。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