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现场
哪里有灾情,哪里也会有我们的记者。
在这场50年不遇的罕见冰雪灾害中,许多媒体的同行始终坚守在一线,忠实地记录了这场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抗灾救灾图景。他们当中自然也有本报记者的身影。他们放弃了休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严寒,忍受疲劳,奔波在各地抗灾救灾的现场。
在长达20多天的采访中,我们的记者发回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许多藏在心中的感动,写出来与各位读者分享。
普通人的举动和情怀
本报驻湖南记者 洪克非
大年三十,踏着郴州的积雪,走在苏仙区白露塘镇上白水村里时,总有一些人的身影浮现我的脑海。
一场大雪压塌了该村5组村民组长邓贤卫的砖厂,损失60万元,他一年的辛劳都泡了汤。本应唉声叹气、捶胸顿足的时候,他考虑的却是别人的春节如何过。听说城里的银行能取钱,邓贤卫打车到市里排了8小时的队,从银行取出70多万元钱,给急欲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力排众议,给组里的10多位老人补贴了800元的“防寒过节费”;东奔西走,借柴油发电机,给大家带来光明。
该村4组的村民徐政伟,自家房顶隔热层倒塌,想到的却是困在高速路上饥寒交迫的乘客,自发赶去送粮送水……
正是这样一些普通人的举动和情怀,在这场雪灾中温暖了人心。
一双双满是伤痕的手
本报驻江西记者 涂超华
如果不是这场50年不遇的雨雪灾害,这个春节,在各条战线抢险救灾的人们或许都在温暖的家中陪伴亲人,各自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冰冻灾害使江西境内的电力主网架基本瘫痪。抢修现场,风像刀子一样,会在暴露在外的皮肤上割开口子,多呆一分钟,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
南昌梅岭山上,记者在采访江西省送变电公司青年突击队时,与几位队员握手,感到的却是强烈的震撼:那是一双双粗糙红肿的手,有的还裂开许多道口子,上面还渗出点点鲜血……
在这个冬天,正是无数双这样的手,为我们驱散了黑暗和寒冷。
火车站的艰难与感动
本报驻广东记者 林洁
在火车站采访10多天,我感受最深的是异乡人回家的艰难。拖家带口、拼命加班,就是为了除夕回家团聚。
2月1日傍晚,我在广州火车站西广场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位哭得死去活来的年轻母亲。她从武警战士手中接过自己的孩子,紧紧地搂入怀中。原来,这位母亲打算带8个月大的孩子回湖南衡阳过年,在挤车时却把行李和孩子一起丢了。已有3年没回家的她,最后也没能挤上回家的列车。
让人感动的还有那些武警战士,他们组成人墙拉出一条隔离线,被挤得像夹心饼干一样。他们每天值班10多个小时,除了维持秩序,还要及时扶起摔倒的人,避免死伤事故发生。他们的确是最可爱的人。
一位同行的半张脸
本报驻江西记者 李菁莹
徐剑,江西抚州市电视台记者。抚州,是这次冰冻灾害中江西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至今仍有两个县断电。
大年初一晚9时,徐剑刚刚采访完,急匆匆地往电视台赶。电视台大楼的台阶上,冰雪没有完全融化,他脚下一滑,半边脸磕在石阶上,顿时血流如注。
徐剑的半边脸都摔破了,缝了10多针,眼睛附近的血管神经断裂,至今躺在医院。
在此次受伤之前,他已经20多天没有回家,一直奔波在抗灾救灾的一线采访。
从1月25日至今,为了真实记录抗击冰雪灾害中的人和事,我敬爱的同行们,就像战士一样,随时待命,随时“冲锋”。
媒体人的责任与荣誉
本报驻湖北记者 甘丽华
2月5日,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走访武汉高校留守大学生,他在与学生们座谈时说:“媒体的报道比我们的通知和公告走得更快,让更多的人知道,及时防范事故的发生。”
路钢还说,这场罕见的雨雪天气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再一次放出光芒,而媒体恰恰是这光芒的放大器。
这番话是对媒体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及时发出对社会有益的警示,在危急时刻振奋民族精神,既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媒体人至高无上的荣誉。
为亲情等待动容
本报驻广东记者 刘芳
在深圳罗湖火车站的滞留大军中,我发现了两个特殊的身影:两个小伙子,面容憔悴不堪,没带任何行李,地上铺着的一条薄被,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上前询问方知,原来他们哥儿俩是为了等千里迢迢来深圳的老母亲。年届7旬的老人早在5天前就从湖南上了车,没有手机,没有亲友陪同,过了5天4夜后却还没有任何消息。其实,哥儿俩的宿舍就在市区,他们却一起在火车站值班,已经等了5天4夜。那份牵挂和担心,已经让等待变成了焦灼。
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样的亲情等待而动容。然而,我们希望的却是这种焦灼不安的等待能够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