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4日
星期

过年还能过什么

实习生 王桂环 王培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14    [打印] [关闭]
    

    过年成了睡7天觉

    2008年年初,百年不遇的大雪肆虐了大半个中国,成千上万的他乡游子滞留在各个车站、码头、机场,中国特色的春运被国外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春节,这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已经深入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骨髓。

    但近年来,年味儿淡了。某媒体曾对长春市民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8.3%的被调查者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21.4%的人感觉跟以前一样,而感觉年味儿很浓的仅占10.3%。

    “真想逃回我的儿童时代,那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令人激动的时刻。”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发感慨,“小时候多开心呀!”“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是不是也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觉得过年很开心。”过年的快乐,似乎只存在于人们儿时的记忆中了。现在,过年似乎只是一个7天的长假,可以在家睡觉,休息。

    78岁的李大爷,老家在山东德州,1952年就搬到了北京,“我刚到这儿时,就没有这些风俗了,大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哪儿还顾得上这些呀?”“在老家,祭灶、祭祖都特别隆重,自己家的祭完了,还要祭整个家族的,一大家人聚到一起可热闹了。现在过年,也就是扫扫墓、贴贴对联,连爆竹声都听不见了,哪儿像是过年呀?”

    72岁的平大妈,从小就生活在北京。她说,她小的时候,老北京的年味儿可足了,“年前忙,年后更忙,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逛庙会、逛厂甸,古玩、字画、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特别热闹。”

    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也不信那些,过年了,儿子、儿媳除夕晚上回来,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顿饭,聊会儿天就行了。”“现在天天吃得都像过年似的,过年也就没啥感觉了。”

    老人们尚且觉得如此,年轻一代就更感觉不到年味儿了。

    “就当是个星期天吧!一点感觉都没有。”一位网友在博客中抱怨。

    “现在朋友间的走动没有了,只是打电话或发短信,礼节性地问候一番,人情味也就这样淡漠了。”

    年俗在此传承

    但也有不一样的。

    刚过腊月二十,兰州大学的学生崔晓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过年了。“我们那儿,从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三,活动可多了。”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这句古语对她的家乡甘肃平凉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这些年来,陕西、甘肃有些地方的年俗没有多少改变,一直保留了下来。每年腊月二十三,年俗活动就开始了,大人、小孩都参加,家家如此,村村如此。

    崔晓说:“最热闹的要属迎神和敬神活动,每个村选定的时间不同,由村里自发选出几家来主持。到了那天,有舞狮子、舞龙船、舞大头娃娃的,还有摆高台的,各种各样的社火,从山神庙开始,队伍路过每户人家,家家都会捐出些东西或钱。到了晚上,大家选出一户人家,由这家选定曲目,在山神庙对面的戏台上,大伙开始通宵唱‘眉户’(一种地方戏曲——笔者注),小孩们也会在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都以此为荣。”“这样的活动是人越多越好,最好能把邻村的人也都招来。”

    “这些活动完全由各个村子自己组织,到了‘送年’的时候,每家让小孩去拾柴,把柴点着,小孩们一个个从火堆上跳过去,然后大人挑开火堆,根据火花的形状来判断来年的收成。”崔晓介绍说。

    对此,兰州大学一位教授分析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春节期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对年俗的关注,自然越来越少。相对而言,陕甘一带的农村还比较落后,物质条件不像南方那么发达,另外像这边的社火、眉户、傩戏等,都很有地方特色。近些年,各级政府都意识到了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去挖掘、保护,现在的一些年俗活动,兰州周边地区都由当地政府专门组织表演。一方面是保护、发扬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赚钱。但对于城市人来说,这些都变得越来越陌生,毕竟他们有太多别的东西可以关注。”

    经济发展了,年俗就丢了?

    相关调查显示:提及春节,你最先想到的词是什么?市民给出的答案依次为拜年(占32%)、吃年夜饭(占28%)、放鞭炮(占18%)、贴春联(占12%)、压岁钱(占8%)、祭祀(占2%)。

    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传统和年味儿是紧密相连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萧放教授对笔者说:“在中国的传统中,人们给予了农历新年特殊的希望,平时不能实现的愿望,过年时都能实现,所以人们把它看得最隆重。但是,现在物质丰富了,春节似乎不再给大家特殊的感觉了,所以人们感觉年味儿淡了。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社会在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俗元素的省略,春节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符号。其实春节是很丰富、很有内涵的。它有声有色,人们在新春中表达着自己的期盼。”

    萧放教授说:“不能把祭祖、祭神简单地看做迷信,这是一种寄托、一种信仰,人没有信仰也就无所畏惧了。祭祖是希望和先人共享团圆,神就是自然,祭神是对自然的一种亲近,这是有益无害的。”“像舞龙、舞狮这些活动,大家平时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过年了集中到一块儿狂欢,这是很难得的。民众可以自己组织,政府也应当鼓励。”

    “另外,春节应该有很多装饰品,像年画、福字、对联,如果这些民俗恢复起来了,年也就过得不一样了。厂商应多生产些有中国特色的春节消费品,像灯笼、中国结之类,整个社会都应该努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文化是需要改变的,人们需要年味儿。”

    传统文化没落了?

    更多的文化学者担心,中国人过年没有年味儿,是一种文化失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号召,现在有些人只重视GDP,连环保都不顾了,更别提重视传统文化建设了,我提议传统节日放假就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重建。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现在太需要重建传统文化了。

    年味渐淡,“由于近百年传统文化的流失,很多传统礼仪几乎绝迹,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传统节日内在的各种礼仪和风俗了,这使得很多人认为过节就是吃吃饭、逛逛街。”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教授说,“在重建自己文化传统的时候,有一项颇为重要的内容,就是重建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代表当今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怎么称谓得体’等,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的状态。现在就应该利用恢复传统节日的契机,大力构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文化礼仪。”

    但文化界也并非全都持悲观的观点。中国民俗学会原秘书长、北京大学的高丙中教授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一些人感觉年味儿淡了,其实,年味儿只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一种心理感受。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过年的选择越来越多,过去在选择少的时候,可能放一小挂鞭,人们就觉得很有年味儿了。但是,现在放再多的鞭炮,好像也没有以前的那种感觉了。这只是一种感觉,也有人觉得年味儿并没有变淡呀!”

    高丙中教授认为,年味儿是在年俗活动中感觉到的,所以,年俗活动越丰富,人们就会觉得年味儿越浓。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就开始复兴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现在人们更有条件了,民俗不会越来越淡,鞭炮从禁到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1967年到1979年,春节假期往往被取消,哪里还谈得上年俗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