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一座已故县城的水泥外壳
谁要是第一次来到荥阳,那就准备着处处吃惊、恍若隔世吧。围绕着原先的县政府,荥阳老城由四条街组成: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花上半个小时左右,徒步也就能把这四条街——也就是将老城走完。荥阳原本是县,后来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县政府撤离了,成了乡镇,现在,连荥阳老城区,连乡政府都搬走了,仅仅留下一个水泥的外壳。
尽管地方不大,但是惊喜和发现却是很多。远远地看到树荫掩映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式建筑,金色的五角星徽章下,残破的字体还能看出“荥阳县”三个字,下面的字眼却已经被铲平,据荥阳老土地刘新征称,这里便是原先热闹非凡的“荥阳县供销社”了。现在在那字牌之下,一块横匾挂在门楣:“花圈寿衣店”。
转过一个弯,一座颇有些民国小学校气派的一层楼建筑矗立路边,墙上漆红色大字倒是完好:“中国工商银行”。这座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中就关了门,对面的街景没有商铺与楼宇,倒是绿草茵茵,不像城镇,更像乡村。但若说乡村,却又分明竖立着这么一座曾经的“中国工商银行”。刘新征在2000年夏天回家时,曾经闯入这家过去的银行,里面居然有念书声传出,原来一个暑期补习班将教室设在了银行里。补习班老师喝令刘新征退出教室,但是从那内心虚弱的语气上,刘也感觉对方也未将自己真正当做此地的主人。
从街上来到老城的核心,那就是原先的县政府所在了。原县政府门前的场地上,早晨、中午和傍晚都会有若干老人和孩子半蹲着身体,手捧着饭碗吃饭。他们身后两层高的门楼分外醒目,上面有着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的题字,门楼下的门洞已被用砖头砌满封堵了起来,但是从边上的小门,就进入了一个黄土满地的大院子,这就是当年县政府的办公机构所在地,现在是一个做煤球的煤场。院子里常年停着一辆三轮的手扶拖拉机,看来,这就是煤场老板的经营业绩了。
老城的街上还有一家新华书店,就像任何内陆县城一样。这是荥阳的唯一一家像样的书店,据刘新征回忆,他读高中之前的大部分读物都来自这家书店。但即使在当时,街面也已经相当寥落,书店中灯光昏暗,店员看到中学生刘新征进得店门,就分外热情地招呼他,向他推荐余华的中篇小说。店员情绪激动地表示自己已经读过无数遍了,感动异常。他情绪激动不单因为小说,还因为这个带着眼镜的中学生或许他今天所能对着说话的唯一一个顾客。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情,街面上还活动着若干像刘新征这样寻觅书籍的男孩,但现在,男孩们都去了新城区的网吧和台球房,荥阳老城仅仅成了老人和狗的寥落身影的空荡背景。
信息来自Sohu网新闻编辑刘新征的叙述,他的家乡是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