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的“萨”文化
萨玛祠以前没有具体的记录,多为祭萨歌传颂,有文字记载始于清代嘉庆年间。榕江三宝侗寨的古碑记载,侗寨萨玛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时称“鸡卦神坛”。原为“以大石盖其上”,后“新起遮风蔽雨之举,于嘉庆二十年众等会集三姓(王、杨、陈),同心建室于此”,改称为“然萨”。因侗族无文字,汉语译之为“圣母祠”,沿传至今。
祠内神坛为大小不等的圆锥形,一般高0.6米,直径2米左右。正面砌香台,摆着五个或七个茶杯。神坛中央立着一把大黑伞,伞面用白纸剪成的花边装饰,其上再圈挂花环。伞下挂着侗族妇女的百褶裙、扇子和一双草鞋。裙子代表萨的服饰装束,扇子是萨扇风驱魔消灾的工具,草鞋象征萨夜间去巡视村寨,保护村寨平安。露天的神坛,两侧栽有细叶黄杨树以及香茅草。据说,黄杨树的树叶可辟邪,表示萨玛永远庇护侗乡,而香茅茶能治病。萨玛祠是严肃的所在,除规定的祭祀时间外,平时不许任何人进去。
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侗寨的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比较淡漠。有的地方对萨文化的载体“萨玛祠”一锁了之,每年由专人祭祀一次,其他祭祀仪式和文化活动逐渐减少。还有些地方甚至把萨玛节视为落后的文化来看待。一项对“萨”文化及其传承人进行的调查显示,真正懂得“萨”文化的祭司已是凤毛麟角,登萨和祭萨歌师学的东西也不齐全,随着老一辈民间祭司、登萨和歌师的不断去世,“萨”文化也在面对后继无人的局面,濒临失传。(鄢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