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5日
星期
声音

意义深远的冬令营

黄惟群(旅澳作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15    [打印] [关闭]
    我的两个孩子出生在澳洲。

    虽然我一向主张孩子要和西人打成一片,但同时,我从不忘记寻找机会让他们对中国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完全不同于对其他任何国家地区的亲近。

    不久前,我们夫妇陪两个孩子参加了国内一些联谊会举办的冬令营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澳洲、巴西、印尼、菲律宾的50名华裔青少年。这次活动,始终伴同并且指挥照料着整个团队的,除各单位派出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一批首都师范大学的女学生,这批学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们个个都是研究生,周到,耐心,问寒问暖,关心着每个人的身体,为口渴的人送水,为晕船、生病的人递药,她们总在“看管”清点着队员的人数,生怕“掉”了哪个……当然,这些还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她们友好,文明、礼貌,有教养,有文化。她们轻声轻气地向你介绍中国,介绍你想了解的关于中国的一切,她们笑意盈盈地和你谈论海明威、福克纳,谈论西方音乐……她们不俗的谈吐中,隐隐透出的是一种通达、包容、理解,透出的是一种和世界接了轨的宽广的视野和胸怀。

    人们常说:中国的硬件上去了。这已是有目共睹、无可争议,但中国的软件还没跟上。毫无疑问,软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国民素养、人文环境。

    或许,这些学生所代表的“软件”高于一般水准。但是,她们是中国的明天。她们使人感到温暖、愉快的同时,感到了中国的希望。

    她们中的一位,使得我那仅识几个中文字并且异常害羞的女儿,竟在给她的一张纸上写上了:“你好可爱”几个字,并在一边画上了一个甜甜的笑脸。这对我的女儿来说,太不寻常了。

    结束冬令营活动后,一次,一个关心着中国文化的文人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问我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传统在海外的传承。我这样回答:我们这代人,中国文化传统不用传承,自然早已生根心中,想消除都无法办到;但是实话实说,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说到传承,很难,因为,他们生于海外长于海外,受的是海外教育,习惯的是海外的思维。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是外国,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太少,即使作为中国人,他们会对中国有一份特殊感情,但是,这份感情想要谈到如何深厚,恐怕不易……

    说到这里,我突然停住。

    我突然发现,这次中国方面举办的冬令营,将重点放在海外青少年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长远眼光和深刻意义的举措。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