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9日
星期
一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反思“北大失精神”

本报记者 张彦武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19    [打印] [关闭]
    “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这本书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对于近期自己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精神自传》,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饱含深情。

    钱理群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钱理群1960年就大学毕业了,上世纪70年代末又重回北大、师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王瑶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虽然长期在北大求学和任教,但在《我的精神自传》中,钱理群对北大进行了深入反思,特别反思了“北大失精神”:“教育精神价值失落,这正是当前北大(也许是中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他看来,“北大失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蔡元培提倡的构成了北大生命线的“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失落:“今天有些教育者把教育对象,特别是喜欢独立思考的青年学生,视为‘不安定因素’,严加防范,千方百计将其强迫纳入既定秩序,‘思想者’变成了‘有问题者’岂非咄咄怪事?”

    其二是蔡元培力主的“所谓大学者”,实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失落,北大成了蔡元培所批判的“养成资格之所”,“拜金主义的盛行”使北大的教育变成了“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依附于市场的实用主义的商业化教育”。

    基于此,钱理群认为对北大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反省,必须回到起点、原点上,即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大学?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把北大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钱理群回忆,他的这些提法和相关文章于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期间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甚至有学生将他写的一篇纪念蔡元培校长的文章《校园中的永恒》在校园里广为张贴。但这些文章也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不过在北大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之际,北大学生将钱理群选为了1999年“十佳”之首。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