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年轻人:灾情中的多重角色
既是破冰者又是守护神
2月16日,贵州省雷公山雄毛线20公里处,路面上覆盖着冰层,一辆中巴打滑停下,动弹不得,半米之外就是悬崖。下午3时,来了一队年轻人,他们拿着锄头、十字镐等家什铲掉车轮下的冰雪,又一齐把车推上了行驶道。
“我们来铲雪除冰,恰巧碰上了。”带队的团雷山县委书记左秋慧告诉记者,这些队员基本上是县里各单位的职工,周五打电话通知周六“破冰行动”,没想到竟然有200多人过来,他们从早上9点开始对雷山段进行“地毯式扫荡”,到下午5点,绵延37公里的山阴、拐角处的冰雪基本上被清理干净。
在“破冰”途中,左秋慧好几次看见电网重建的青年人们喊着号子搬运塔材上山,“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参与重建,雷山的青年都是好样的!”
2月13日凌晨2时,零下3摄氏度,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义务消防队员李诚和队友正在南贵村巡逻。
西江千户苗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吊脚楼群依山而建,村寨连片,房屋多为木质结构。遭受冰雪凝冻灾害之后,雷山通往西江千户苗寨的交通全部封闭,供水、供电一度中断,老百姓大部分使用蜡烛、煤油照明,用柴、炭生火取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
1月29日晚11时,连日停电的羊排村一片寂静,村民们早早进入了梦乡。寒风凛冽,裹挟着冻雨袭来,巡逻队员李玉宝忽然闻到一股焦糊的气味,顺着气味吹来的风向追过去,他咚咚敲开了一户村民的家门,一家人睡梦正酣,晾在炭火上方的衣服已经烧起来了。“幸好有你们在,要不家都烧光了!”灭火后,村民感激地说,“你们就是苗寨的守护神!”
据了解,从1月27日义务消防队成立以来,8名青年队员白天入户检查水缸、灶台、稻草等,晚上巡逻确保消防安全,共指导老百姓安全用火814户(次),阻止老百姓违规用火73户(次)。
用芦笙会掀起的精神重建
2月12日,山头屋顶的残雪未消,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小固鲁村芦笙坪上挤满了几百人。年轻的小伙子边跳边吹奏芦笙,姑娘们翩翩起舞,百褶裙脚边的洁白羽毛银浪翻飞,一派欢腾景象。
“跳芦笙是苗族的传统文化,在冰天雪地里我们也一样跳。”小固鲁村村委会主任李永州说,村里400户人家几乎都是苗族,每年都要跳芦笙庆祝新春佳节。今年经历了几十年罕见的暴风雪灾难,村民种植的果树、蔬菜几乎都被冻坏了,除了物质上的资助之外,村民们也需要精神上的放松。“今年的芦笙会比往年更热闹!”
筹备工作正是在冰雪凝冻最严重的时候。2月4日,雷山县大部分地区封路已经20天了。听说芦笙会照常举办,24岁的青年文艺骨干李文彪马上行动起来,召集了村里10多个年轻人一起去雷山县城筹备物资,足足装了6个“雪车”。路上冰层特别滑,站都站不稳,走着走着不时有人摔倒。“刚笑话别人摔跤,自己马上就跌倒了。”李文彪说,“心里高兴,也顾不上疼,村里人都盼着跳芦笙呢。”
“雪凝灾害之后,大家需要积极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精神上的重建也很重要。从节庆期间的活动来看,大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左秋慧说,团县委将根据当地民俗实际,举办一系列活动,对恢复群众信心和士气、冲淡灾难带来的痛苦很有帮助。
“编外雷山人”留在最需要的地方
在桃江乡卫生院工作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王敏,这个春节留在了雷山。天气反复变化,灾后因为感冒、伤风来看病的村民特别多。她笑称自己是医生、护士、药房“全科”。
桃江乡电虽然通了,却只能提供照明,手机信号时有时无,除夕之夜她都没和家里联络上。有时候看着那些鞋子已经不成形,手上全是裂口冻疮,还一瘸一拐坚持回家的赶路人,王敏也会有想回家的冲动。但是每当她给他们递上一杯热茶,涂上冻伤药,或是安顿好住宿,那些接受帮助的人一句感谢、一抹泪光、一个微笑都让她觉得留下来是值得的,“终生难忘并且感到温暖”。
“小王妹,你们是不是去说媒呀?”雷山县达地乡团委书记王家敏今年25岁,她带领着几个团员青年抬着猪肉、大米、棉被等慰问物资走过乡里的时候,总有村民善意的开玩笑。
“不知道摔到田里多少次,爬起来又继续走。”王家敏说,达地乡最远的村子离乡镇有23.5公里,有的村子甚至没有通路,村民们住得分散,有时候从一户到另一户至少要翻越两三个山头。“虽然很冷,很辛苦,但是感觉蛮开心的,可以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看到“小王妹一个外乡人,春节也没回家,在冰天雪地里翻山越岭送慰问品”,达地乡村民杨海焰很感动,一定要她到自己家过年。
在王家敏看来,今年达地乡的“年味儿”特别浓厚,鞭炮声不断,街道上相熟的人家轮流做东,筵席会一直排到正月十五。一齐经历了这场暴风雪灾害,大家的心走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