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2日
星期
讨论·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今天的教师拿什么面对“本领恐慌”

缪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22    [打印] [关闭]
    前些天,笔者所在的学校举行了年度教学总结会。会上,有的教师感叹道,如今的教师实在不好当。上课的时候,面对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时不时的追问,常常显得底气不足。尤其是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如今的学生往往走在了老师的前面。由此,诸如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职业生存方式恐慌、角色恐慌在为数不少老师中弥漫开来。

    有感于此,笔者在向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示由衷敬意的同时,也由衷地希望我们的老师敢于正视“如今的老师不好当了”这一现实,就怎样“为学、为师、为人”作一番认真思考。

    一要思考一下怎样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工作并不只是德育老师的事,怎样将课堂教学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是一门值得长期探索和努力实践的学问。作为老师,要去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思考一下怎样继续胜任和问心无愧于自己的教师角色。教师的传统角色是明确的,是作为教学者出现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着自己“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知识。但现在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权威不断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在许多知识领域,不少老师并不比他们的学生知道或掌握得更多。年龄的增长并不与知识成正比,权威的树立也不再和年龄密切相关。如今“先生”一词往往被解读成了只是“出生在先”而已。教师应该怎样摆脱这种困境?怎样应对来自学生的挑战和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继续无愧于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这一角色?值得大家探讨。

    三是要思考一下怎样有效地避免与缓解职业倦怠感。以往作为教师,其职业特征是明确的,其工作流程是清晰的。周而复始,差不多每天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个教学周期差不多都是先看教材,再看教参,后写教案,然后走进课堂,把教材的知识点一一讲完,然后测验、考试。这个教学过程就“圆满”终结了。这样的教学流程久而久之,往往让众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能造成课越上越没精打采的窘困局面。这也是不少从教多年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生出倦怠感的一大原因吧。

    四是要思考一下怎样抵御对物质的过分欲望。坚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本职工作中,而不是在校内上课敷衍了事,到校外有偿上课乐此不疲。过分讲究物质待遇,过分追求物质欲望的老师,是不可能成为“甘为人梯”的。

    笔者写下上述文字,别无他意,只是为了让我们的老师们在当下和未来光荣而艰辛的教书育人生涯中“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让学生成长,也让自己成长。让老师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