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洋鬼子”的传奇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直译过来的话就是“洋鬼子:乔治·霍格的生活与传奇”。乔治·霍格是谁?就像你可以在北大未名湖畔找到斯诺的墓碑,你也可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一所学校里找到霍格的雕像和墓碑,但肯定没有多少人了解他和中国的渊源。当然,这或许会在3月份好莱坞大片《黄石的孩子》上映后发生改变。电影为了吸引人,难免增加些虚构的情节,在《黄石的孩子》这本书里,你可以发现一个英国年轻人的真实故事。
1938年2月,23岁的乔治·霍格来到上海,那时他刚刚在牛津完成学业,却还没有决定自己的未来,于是想利用一次环球的旅行帮自己确定方向,在来上海之前,他已经游历过美国和日本。这次上海之行原计划是两个星期,然后他会去印度,再回到英国。但是上海吸引了他,这里的战火,这里百姓的绝望心态让他决定留下来,担任《曼彻斯特卫报》驻上海的通讯员。他转战汉口、北平、延安等地报道采访,之后加入了由斯诺和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发起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在这个组织里,他的头衔是“洋秘书”——他对自己的这个头衔很自豪。中国人喜欢在舶来品的前面加个“洋”字,而霍格估计也没少被中国人叫做“洋鬼子”,不管他是否能明白这里真正的意思。在中国的7年里,霍格始终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观察、接触,却没有融入。他感受到了中国百姓的苦难。他想解决的,是他心里关于和平与暴力的长久的困惑。当然,通过他的报道,通过他写的书,通过他在工业合作运动的活动,通过担任培黎学校的校长,他也在尽力帮助苦难中的中国百姓。
书里有一章的名字就叫做“在路上”,从23岁到30岁,在中国的这7年里霍格的确有很多时间在路上。其中一段千余公里的路程最为特别:从陕西宝鸡双十铺(今天的凤县)到甘肃张掖山丹,他带着几十个孩子和数车工业合作社的机器设备,翻过雪山,以躲避日益临近的战火。这千余公里的路程对于那些孩子绝对是一次很长、很光辉的旅程,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到达山丹几个月后,霍格不幸感染了破伤风,由于地处偏僻,未能得到及时救治,1945年7月22日,霍格去世。
从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霍格并不是那种典型的英雄人物,他并不是怀着什么崇高的理想或者是道义担当来到中国,而完全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他的信念或许只有从小受家庭影响的和平主义哲学。但是他却不能对眼前的苦难视而不见,于是他选择了留下。他的命运随着整个抗日战争的大潮跌宕起伏,但是我们把目光放到霍格这个个体身上的时候,会发现他仍然只是个敏感的大男孩,会为了“洋秘书”的头衔自豪,会为了三餐苦恼,会纠缠于孩子身上的跳蚤,也会为了朦胧的爱情雀跃不已。
《黄石的孩子》[英]詹姆斯·迈克玛努斯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