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大考,考出九个薄弱
抗灾工作已经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场罕见的雪灾,对一个国家,对政府,对公民,都是一个考验。在我们交出的答卷里,有国家领导人的身先士卒,有子弟兵的铮铮铁骨,有电力职工的奋不顾身,有普通公民的理智宽容。这份答卷里,没有可能伴随大灾发生的瘟疫流行、大规模群体伤亡事件、由于物品短缺造成的严重骚乱。应该说,这份答卷是合格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几十万人困守火车站,不能忘记湖南郴州黑暗中的春节,不能忘记成千上万的电塔倒塌。
天灾不能避免,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却可以也应该提高。虽然我们在这场雪灾中损失了1000多亿,但在一定意义上,灾难是一笔财富,它将使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将来。
——编者
思考一:灾害预警系统为何关键时慢半拍
如此大面积的天气变异,气象部门应尽早启动应急措施,及时发布警告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指南。广大民众可能会考虑谨慎出行,至少会多准备食物、水、燃料、照明等物品。政府和社会也能够尽早掌握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2005年12月,美国东北部也经历了一场暴风雪。12月3日,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天气”的警告。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连篇累牍地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还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这主要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预防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相比之下,我国的预警系统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端义宏坦承,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雨雪具体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还存在一些误差。“我国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国家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表示,国家气象局在2008年将考虑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在2月14日全国政协召开的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全面反思总结此次雪灾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
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要完善各有关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各部门共用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要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在交通枢纽、重要高速公路等关键地区增加路面温度、积雪厚度等要素的观测以及路面结冰的监测,在南方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
非典、海啸、台风、雪灾……近年来,人类社会不断承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考验,各国政府在这些突发灾害事件中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提高服务公众的能力。但不得不说,我们还缺乏科学全面的灾害防范意识。
思考二:灾害来临时只能坐等政府救援
这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凸显出民众的危机意识不够。在灾难天气下,许多人仍固执地选择了出行,而最后因客观原因滞留时,很多不知道如何自救和相互救助,完全是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有人情绪失控,有人晕倒,更增加了政府救援的难度。
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安全教育不足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们的安全教育却严重缺位,实际上公众在面临危机时,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就会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火灾等各种灾害。日本2005年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仅有61人受伤,无一人死亡。在震惊中外的“9·11”事件中,人群虽然惊惶,却没有失措,撤退一直有序进行,没有相互践踏。正是这种有序,让被撞击楼层以下的几乎所有人生还。
除民众的自救能力不足以外,整个社会的互助能力也不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化资源,几乎看不到民众有组织地向困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列车上的同胞提供救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告诉记者,在中国古代,除了官府主导的灾难救济体系外,民间就一直存在普遍性的社会救济网络,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同乡会馆、宗族会社等,都是救灾的主力军。
在国外,民间救助组织也很发达,出现灾难事件,常常是政府还没赶到,NGO已经在组织志愿者救援了。有海啸亲历者回忆说,在受灾国家之一的印度,一听到灾难消息,大大小小的NGO组织立刻行动起来。无数的企业也通过各种渠道捐资捐物。不到10天,就有反馈说救援物资已经过剩,多出来的物资和钱物不但足以救灾,还可以用作以后建学校和房舍。
“在某些特殊灾害面前,政府再强大的力量也有鞭长莫及之感。社会救助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员和组织加入进来。”王思斌认为,政府应该为民间机构创造更加宽松制度环境,扶持发展各种服务型的民间组织,使得危机出现时各种力量都能尽力发挥作用。
思考三:信息时代为何信息不畅
雪还在下,火车会不会准时出发?刘云拿着1月26日从广州直达西安的火车票,希望能在家里就获知准确信息。但是,热线电话打不通。
只能去火车站了。当他和妻子赶到广州火车站,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再想后退,已经出不去了。进退不得。“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办。”他说,广场没有大屏幕信息显示,没有广播及时传递消息,几十个小时不得不忍受冷雨饥饿、困乏尿急。
在经历非典之后,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总体上来说,在这次雪灾中,各大媒体的跟进,使得公众可以多角度了解雪灾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雪灾导致的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时,我们的铁路、公路系统未能尽到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的职责。当时旅客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电视台报道难免笼统,客运咨询电话很难打通,客运公告只有到达车站的旅客才能看到。
据了解,目前铁路、公路等客运部门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但在大量旅客滞留期间,没有几家网站在网上及时发布信息,车站现场也没有相应的信息指导与公布。
滞留旅客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车次情况,人群的集体的急躁,导致突发事件暴发的几率大大增加。
专家认为,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当事群体进行信息公布,制止谣言的流传,稳定民心。
另外,灾害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气象、灾情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有效传达,甚至在雪灾预警发出后的一段时间,灾情扩大等紧要信息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导致公众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使得相关政府和危机管理部门对这场灾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一个尴尬的危机,那就是我国‘危机信息管理的危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说。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呈现频繁多发态势,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畅通、可靠地传递信息,科学、合理地辅助决策,对于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成功处理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单志广说,目前我国已经在一些领域的信息化工程中建立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但其功能还不够完备,且相互孤立和分散,协调联动性差。
单志广建议,今后我国需加强跨部门信息决策支持功能的整合、协调与联动,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决策支持体系。
思考四:危机面前堵还是疏
雪灾严重阻碍了各地的交通运输,铁路由于电力因素被迫中断,高速公路封闭,成千上万的车辆拥堵,人员被困途中。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面对灾害,我们的职能部门还习惯于简单的“关”和“堵”,但却缺乏“防”和“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下雪时直接将高速公路关闭了事,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王旭东研究员认为,遇到极端天气,高速公路宜“疏”不宜“堵”,最好是在引导车的带领下,低速行驶,车动起来,可以利用车辆的碾压和低速通过产生的热气加速冰雪的融化。
他告诉记者,江苏有两座高速公路桥,在雪灾期间一个封闭,结果雪越积越厚,最后不得不动用武警铲冰;而另一个保持低速通行,结果一直保持畅通。
在雪灾期间,有的高速公路开放,有的封闭,摸不准信息的人们最终被堵在路上。王旭东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速公路管理较为混乱,由于投资体制的多元化,各省管理模式也不同。他认为,今后应最大程度地实现统一管理,遇事才能统筹协调。
此外,交通部门和交管部门之间也往往不够协调。“有些交管部门为了保安全,在高速公路遇到大雪大雾时常常一封了事,而对公路的养护责任又在交通部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行交通部门最清楚,却无法作出决定。”王旭东认为,凡是具备通行能力的路面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开通,单纯的封路只能造成恶性循环。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成功经验。今年1月9日,宁杭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造成104国道宜兴大港收费站段数千车辆滞留,部分交叉道口出现拥堵,秩序混乱。宜兴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采取排堵点、线上疏导的方式逐车指挥有序停放等候,积极引导车辆分流,同时联系大港收费站开通所有收费通道,提高收费通行量。经过民警连续11个小时的工作,先后安全疏导过境车辆5000余辆次,104国道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不仅是在高速公路的处理上,在应对滞留的旅客,政府也更多地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
在旅客滞留最严重的广州火车站,人最多时接近百万。因前期统筹协调做得不到位,信息又未能及时发布,旅客都是在不知道任何消息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火车站广场。几十万人集聚在一个地方,无疑非常危险,有关部门应尽早组织旅客按乘车方向和时间分散候车,再根据实际发车情况分别组织乘车。这样才能使之有条不紊,减少许多意外情况发生。但有关方面却是在局面几乎难以控制之后,才开始采用这个办法,以致车站广场的高危状态一直难以缓解,政府不得已之下调动大批军警高度戒备,结果给人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在危急情况下,人们心态难免失衡,情绪波动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帮助。虽然这次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组织了人力应对。但是,专业性人才和队伍却不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涛告诉记者,政府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常设危机应对人才库。在国外,大多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项工作。
思考五:电煤储备为何如此短缺
这场罕见的雪灾,让公路、铁路、海运线路被阻断,导致电煤运输不畅,许多地区电力紧张,出现大范围的拉闸限电,特别是贵州,全省41个市县停电。
专家指出,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这次雪灾,实际上是以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
大面积拉闸限电,50年一遇的雪灾无疑是罪魁祸首,但天灾之外也有不能忽视的其他因素。事实上,在雪灾到来之前,煤电的全国性紧缺早已显露端倪。据报道,至1月25日,全国电煤库存为2142万吨,不到正常库存的一半;华南大部分火电厂煤炭库存仅有两天用量;至1月底,华南主要电厂煤炭库存从1个月前的130万吨降至70万吨,比去年同期低40%。
什么原因导致电煤储备短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认为,大的原因有四:极端恶劣天气影响铁路运输;关停小煤矿造成供应不足;运输瓶颈存在制约;煤炭需求量持续走高。
在一些煤炭专家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电煤价格。事实上,在整个产业链上,煤、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博弈由来已久。有评论认为,煤炭价格市场化,但不准电力企业加价,造成电力企业缺乏发电积极性。再有一说是,前一阵国家和各级政府以行政命令“一刀切”,关闭了许多小煤矿,间接导致许多地方煤电紧张。
2007年12月5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发生特大煤矿事故,105人死亡。山西省随即通知,对5类煤矿实施关闭、10类煤矿停产整顿,临汾市的煤矿,则被要求全部停产整顿。自2007年12月26日起,山西大同80%的煤炭生产企业开始停产整顿,所剩不多的矿井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重点部门、重点企业的需要。
煤炭部原副部长韩则认为,应有一个能源部来统一调控能源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煤电问题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电监会分而管之。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国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我们必须依靠煤作为主要能源,风能、太阳能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而核能可能会成为将来主要的能源,但目前技术尚未过关,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所以我们要有能源危机意识,在节能的同时,提高能源开采的效率。”他认为,目前的私人开采的煤矿技术水平低,对一些储藏较深的煤无法开采,实际上对煤炭资源是一种严重浪费。还有,私人开采的安全生产能力较差,出现问题导致大批煤矿跟着关闭,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煤炭生产。他建议煤炭开采回归国家专营的模式,至少交给地方政府一级。
专家普遍认为,天灾是造成能源供应告急的导火索,雪灾过后,相关部门应认真考虑如何合理地推进经济命脉产业的结构改革,以避免这种脆弱导致危机的状况一再出现。
思考六:坐火车何时不再“一票难求”
雪灾发生正值春运期间,上亿人奔波在铁路上,大量旅客滞留,苦不堪言。
中国人习惯于乘用相对于飞机廉价、相对于汽车快捷的火车出行。但是,地域广阔的中国大陆铁路里程,只占全球铁路总里程的6%,却承担着全球24%的客流量。我国铁路人均仅5.8厘米,在世界排名百位之后。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只有一条京广铁路,京广线不堪重负。每年有3000万春运人口的广州,每次春运都像打一场恶战。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曾说,春运客运的日需求量是5000万,可是中国铁路每日的最大承载力只有300万人次,只达到需求量的6%。去年,在中央以人为本精神的倡导下,铁道部承诺春运“不再涨价”,但其人性化的承诺背后却缺乏有力的物质支持,铁路的运力没有跟上,春运的压力更加紧张。
在当前铁路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铁路部门既要千方百计保客运,又要竭尽全力保燃煤及各种重要物资的货运,很难两全。这根脆弱的动脉,稍有外力打击就会阻塞。
思考七:基础设施何时不再脆弱
雪灾导致17个省级电网不堪“重负”,华中、华东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了40至60毫米厚的覆冰,而根据我国输电线路的架设规范,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设计标准大多为10毫米。
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如此脆弱,这究竟是物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
有分析认为,官场短期行为使得不少地方官员把公共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建设,官员腐败也“造就”了不少豆腐渣工程。电力、管道顷刻“冻伤”,突出了防冻设计的薄弱,众多的建筑、设施迎雪而塌,映射出各种工作不力、应急缓慢,更映射出安全检查监管督促不到位。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把以往光鲜政绩掩盖着的薄弱的基础设施,以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形态展现出来。
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为50年一遇的雪灾去建高标准的电力设施,这样做成本太大。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一些官员在发展房地产等看得见的政绩方面不遗余力,但在维修关系民生之关键基础设施的紧要关头,却暴露了无能。
“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大剧院、举世惊叹的奥运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但是这次雪灾,使我们明白:我们还没有真正完善的密切关系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更没有切实有效的应急后备系统。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切实可靠的铁路网、真正切实可靠的电力网。”一网友如是说。
至少,我们可以把输电线路架得更结实一些吧。
思考八:还要为环境付出多大代价
经历了川渝大旱以及南方暴雪的中国人,终于体会到,极端气候正发生在我们身边。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0多年来最暖的一年。这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沙尘暴的魔爪伸向上海,太湖水污染,直到现在的大雪狂袭中国南方……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副会长黄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雪灾发生跟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是相关,这是多年来掠夺式发展造成的后果。
黄河说,近年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很大提高,但落实到行动上还不够。“保护不能光靠嘴说,是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的。”黄河举例说,从今年6月起,我国将全面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人们肯定会感到由此带来的不便,但这对环境保护确实有很明显的作用。全国13亿人,每人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拯救一大片土地和氧气层。
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便利,但尾气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河告诉记者,一辆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1500棵树才能吸收。近年来,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呼吁人们在买车的同时,支付一定的环境补偿资金,由一些环保组织进行植树绿化。“但这一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许多人不愿意为环保提高用车成本。”
黄河说,环境保护跟慈善事业不同,受益的人群不固定,而且效果不是立竿见影,有时跨代际、国际,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近年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思考九:何时不再有大规模春运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两亿多人集中在春节前半个月时间,在本来就不发达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上奔波,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季节性大迁徙。此次大雪恰好在春节前夕降临,加大了这这场灾难对我国的影响。
这些奔波的人们,绝大多数是农民工。2月21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外发布了普查结果主要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共有1.3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
对他们来说,在外辛苦一年,过年回家和亲人团圆是他们长久的期盼。一年只能回一次的家,是他们没日没夜在异地拼命打工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安慰。另外,许多人在外打工都是以年为单位的,临近春节时,他们往往辞去工作,退掉租房,回家团圆后,来年再重新出来找工作。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选择回家。
如此庞大的人群,他们为什么要年复一年往来奔走?答案很简单:因为家乡太穷,而可以吸引青壮年农村人口打工的城市又都太过遥远。遥远的空间不但发酵了乡愁,也成为压垮铁路交通系统的“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们的的大城市与乡镇之间,缺少中小城市的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有的资源要素都会自动朝大城市集中。西部的落后地区只能源源不断地向大城市输送人力资源,形成恶性循环:西部留不住人,越来越穷;而东部大城市则人口压力不断加大,日益超出城市承受能力。
目前,国家确实在调整策略,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都是这种调整。我们的步子,可以更大一点。
此外,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也是造成这种大规模定期迁徙的主要原因。打工者是所在城市的纳税人,却享受不到社会福利,这使得他们无法在一座城市安居乐业,只能像候鸟一样,在家乡和城市间往返。
照片:1月31日,广州,部分列车恢复运行,大批乘客聚集在火车站广场外准备进站。一乘客在人群中晕倒,乘客把其抬高救出。方谦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