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题字应该归谁
如此珍贵的墨宝,有人梦寐以求自在情理之中。但对拥有它的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李郢村村民郑继超一家来说,他们不会想到,政府官员会以“县里两会期间要学习总书记的题字”为由将之“借走”,在会议结束一个月后才勉强归还。
6个字,写在一张小学生常用的普通横格作业纸上,落款是全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名字。60岁的郑继超奉为至宝,小心翼翼地用红布包裹着,锁在木箱里。
忆及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个不会讲普通话的农民依然十分感慨。他反复地说:“总书记对人亲热得很,真是一心一意想着农民。”
据媒体报道,1月12日,胡锦涛冒着严寒来到郑继超的家中,“大家在一起聊起了家常”。总书记准备起身时,郑继超家5岁的小孙子郑博递过去一本作业簿,对总书记说:“请胡爷爷给我写句话。”总书记欣然接过作业簿,在上面写下“幸福健康成长”。接过这份祝福,小郑博懂事地说:“谢谢胡爷爷!”笑声、掌声,顿时洋溢在整个农家小院……
也是在这个农家小院,胡锦涛还留下了一个令很多网友为之感动的举动。他看到郑继超家里架起了自来水管,“便走过去拧开水龙头,用手捧起冰凉的水试着喝了一口”。
年龄最小的郑博得到了一个“最大的礼物”。郑继超一家有“说不出来的激动和感谢”。这个实在的农民开始喜欢在亲友和村民面前,回味那个兴奋而紧张的时刻。村民们很羡慕,经常有人来到他家,想看看总书记的字“是什么样子”。他便大方地从箱子里翻出,然后满足地听着大家“啧啧”赞叹。
安徽省一位高级官员曾表示,那简简单单的6个字,“体现了总书记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美好的祝愿”。郑继超也明白这个朴素的意义,他说:“我们每年都要拿出来给孩子看一看,鼓励他好好学习,不能忘了党和政府的关心。”而他自己,准备盖猪圈、喂鱼、种好庄稼,“把生产自救搞好,才对得起总书记的关心”。
在胡锦涛总书记离开郑继超家后的两天里,王家坝镇的领导多次做他们家人的“思想工作”,要求把题字拿去放在阜南县委宣传部。“这是总书记给孩子写的”,老郑拒绝了领导的要求。
1月16日,阜南县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这一天,王家坝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来到了郑继超家。他们对这个老实的农民说:县里在开两会,要学习胡总书记的题字,能不能把字借去使一下,等会议结束后便还回来?郑继超欣然答应了。
到2月13日,一则名为《总书记应五岁儿童请求题字,县政府拿去不归还》的帖子开始在网络论坛里流行。其中称:两会结束后,有官员来到郑继超家,告诉他,字已放在县委宣传部保存,“以后不要向记者媒体提起胡总书记题字的事情”。后来,“郑继超及家人多次向王家坝镇党委书记刘昌辉询问字的情况,均无结果”。
老郑曾在电话中向《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证实了帖子所述内容的真实性。而当本报记者在2月25日电话采访他的时候,他却一再说,自己不懂网络,不知道帖子的事。
7天前,县委宣传部把总书记的题字“装在一个塑料袋里”还给了他。“他们是自动送来的,我没找他们要。”郑继超不忘强调。
阜南县的两会早已“胜利闭幕”。是不是真有人把总书记的题字带给代表委员们学习研究?县人大副主任温体彦说:“不知道,没有人把题字拿到会场来。”
记者又拨通镇党委书记刘昌辉的手机,他说已把题字还给了郑继超。对记者的疑问,他在电话中呵呵笑:“要经过县委宣传部同意才能接受采访,请你理解。”
记者便打了县委宣传部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叫来领导,“领导”不愿透露姓名和身份。他说:“宣传部没有保管,不具备保管条件,从来没有保管过。”
“北京(媒体)还需要报道吗?”他问,然后说,“如果有时间,欢迎你到阜南来,电话里说不清。”
记者还不死心,找到主管新闻宣传的副部长。他的态度更加干脆:“电话里不接受采访。”
“你是对我的身份不放心吗?”记者问他。“不是不是,你到阜南来,我们再和你详细解释。”副部长连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