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7日
星期
1月中旬以来,滇东的昭通、滇东北的曲靖、滇西北的迪庆州、怒江州纷纷陷入冰雪灾害之中,电网告急,交通阻断

关键时刻,青春涌动云之南

本报记者 张文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27    [打印] [关闭]
    2月24日,云南省昭通市马龙县农业局团委书记李聪平大早起床,带领青年志愿者指导小组赶往王家庄镇吴官田村指导村民恢复生产。

    “吴官田村的大麦受灾情况很严重,我们指导他们在绝收的田地改种万寿菊、薏米等作物,经济效益比较好。”如今正是万寿菊的育苗时节,李聪平连续走了50个小棚,“今年不同于往年,气温比较低,要增加覆盖物提高棚里的温度,播种要撒均匀,苗床要整理平整。”他耐心地给村民讲解着……

    李聪平回忆,2月5日,罕见的雪凝灾害侵袭马龙县,农业局迅速成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产、农资和农业灾情收集等5个青年志愿者救灾小组分赴各个乡村察看灾情,联系种子、化肥,为生产重建做准备,“春节我们也没休息。”

    1月中旬以来,滇东的昭通、滇东北的曲靖、滇西北的迪庆州、怒江州纷纷陷入冰雪灾害之中,电网告急,交通阻断,1000多万人受灾,16人因灾死亡,4000多人受伤或生病,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初步评估达51.4亿元。千千万万如李聪平一样的团员青年奋斗在搏击风雪、重建家园的第一线。

    与此同时,团省委还拨付10万元特别救灾资金到怒江,迪庆,昭通等受灾较严重的州市团委,用于抗灾救灾。

    高高杆塔上青年突击队的身影

    2月6日,大年三十,家家都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怒江电网有限公司的一支支小分队却带着方便面和土豆,艰难地跋涉在雪地里,赶往一个个倒塌的塔杆地。

    怒江是云南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无灾不成年,今年1月24日以来的雪雨天气,使“神秘的东方大峡谷”遭受了几十年来最大的雨雪灾害。怒江电网大范围受损,供电相继中断,且灾情不断扩大,其中贡山县以及泸水县的片马镇最为严重。

    在中缅边境贡山县县城至丙中洛乡公路上,几步路就有一处雪崩,路旁到处是倒塌的树木和光缆电线杆。灾情发生后,所有的电网职工都下到雪灾一线,冒着雪崩的危险,拿着竹棍敲打光缆、基站塔上的积雪,清理横在路中间的线路、电杆,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

    雪山巡线突击队的团员青年们,背着干粮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进行巡线抢修;泸水县片马镇由于积雪过厚,电力应急车深陷在雪地里无法通行,线路巡查人员只有顶风冒雪步行前往,对辖区内所有设备及线路进行逐一排查,饿了吃洋竽,渴了啃冰雪。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2月14日,怒江35千伏及以下受灾线路已通过临时措施基本抢通。

    但随着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大范围的融雪融冰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滚石,造成新一轮局部地质灾害,导致电网二次受损。怒江灾后重建任务重、时间紧、资金压力大,目前仍然还有很多困难等待着怒江电网公司的团员青年们。

    与此同时,地处滇东的曲靖市师宗县供电公司的青年突击队也正在展开紧张的抢险修复工作。长时间低温降雪、冻雨和凝冻灾害造成曲靖市39个乡镇停电。半个月来,师宗县电网故障频发,险象横生。2月14日,并网线发生故障,全县电网几近瘫痪。

    师宗县供电公司优秀员工王天青,2月16日晚上在小哨抢险,由于登杆时间太长,下杆的时候,手脚麻木,最后用滑轮吊下来,快到地面时,是大家把他抱下来的;电工吕忠,由于长时间吃干粮,在18米高的电杆上呕吐了好几次,但仍坚持登杆干到晚上近11点;老团委书记秦文涛及其他几个青年人近几天已经嗓子沙哑,疲惫得站着都会睡着。

    突击队感动着大家。在突击队奔赴龙庆阿那黑乡抢险的路上,牵着骡马赶集的村民不顾危险主动帮忙拖拉陷在泥泞中的工程车;民科铁厂附近的倒塔现场,一位妇女一趟一趟地把自家的柴火抱到工地给电工们生火抗寒;路上的出租车一听说突击队要到城郊抢修线路,立即放弃拉客,主动送抢险人员到达现场。

    顶风冒雪保畅通

    就在怒江电网告急的同时,怒江的多条公路也相继中断,上百辆车受阻,54名群众被困在封雪路段,从缅甸回国的中国务工人员近2000人滞留片马,4名中学生和13名外来务工人员在雪地失踪。冰雪切断了怒江与外界的交通,这对于生活所需一切靠内地供应的怒江来说,是一次致命的灾难。

    1月24日,泸县境内跃片公路姚家坪至长延河道班路段遭遇了罕见的暴雨雪袭击,泸水公路管理段立即组成5个小组,由党支部书记带领的两个小组先到达被雪掩埋的公路。

    这些路段海拨高、气温低且雨雪交加,工作中根本没办法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只能在雪地里吃点干粮,抓一把雪解渴。抢通工作艰难进行着。今天刚推通几百米,明天又堆满了积雪,装载机只有反反复复的来回作业。

    2月1日凌晨4时,泸水段团支部组织了20余名团员青年成立青年突击队,冒着零下4摄氏度的严寒赶来增援。他们白天顶风冒雪清理积雪,晚上就在姚家坪公路管理站休息。特别是装载机操作员,每天都早起发动机械,做各项准备工作,作业过程中一边要注意边坡上的积雪是否会崩塌,一边还要考虑如何将积雪安全地推出路面。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晚上还要检修机械,保证第二天能顺利开展工作。泸水段素有“大力士”之称的装载机操作员邬世杰在2月1日因修理机械和安装防滑链,一直工作到深夜,凌晨5点准备上车试车时体力透支,被地面积冰滑倒,左手臂大臂骨折。

    经过连续几天的奋战,因雪被封的33公里路段于2月4日下午5时30分全线抢通。2月5日下午3时,被困在片马镇的2000多外来务工人员陆续平安返乡。

    从城市到乡村,青年志愿者随处可见

    一场雨雪之后的清晨,昭通市的市民看到了市区里到处都是戴着小红帽的志愿者,他们用铁铲和扫帚疏通着各条街道。由于连续的低温,路上的积雪都已经结成了异常坚硬的冰块,铁锹铲到上面,只是一个白印,志愿者们先一点一点把冰敲碎,再把冰块从路面上铲起来。志愿者们有的手磨破了,有的起了大大的血泡,有的滑倒了。一些路过的行人也加入进来。几天来,全市先后有400名志愿者参与这一行动。

    而在曲靖会泽县马路乡,团员青年戴上了团徽,打出了团旗,深入灾区和灾区群众中,抗灾救灾,重建家园。

    在江子树村盘旋的公路上,村委会副主任、团支部书记李成文带着30多名团员青年志愿者冒着大雪展开了清雪行动。

    由于雪一直不停地下,很多志愿者前面扫过的道路瞬时又重新积起了雪,后面的志愿者立刻又再次清扫;脚泥村团支部书记、卫生员李明,背着药箱走村串户10多天,为村民们看病;巴图村团支部组织了一支“团员巡逻护村队”,他们实行片区责任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成安全巡逻护村分队,实行24小时轮班巡逻、值班,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

    春节收假的第一天,马路乡团委组织了34名青年志愿者,分成17个组深入全乡17个村,对受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统计,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对江子树村的林业受灾情况进行统计时,由于山高路滑,赵全云等6名青年在雪山上摔了10多次,仍然坚持工作,完成了任务。

    在八道拐村,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村民王文云,家庭贫困,冰雪压倒了他家的房子,他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一愁莫展。八道拐村团支部得到报告后,立即发动村里的青年,义务帮他修缮房子。青年们的行动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大家你出钱我出力,张家送米,李家送洋芋。王文云的父亲说:“我们一家真不知道怎么来感谢这些热心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