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8日
星期

赶鸭子上架,国IV标准北京单兵突进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28    [打印] [关闭]
    

    北京市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力度非常大。为了改善污染日益严重的大气环境,也为了北京奥运的顺利召开,2007年年底,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车用柴油北京市地方标准》及《车用汽油北京市地方标准》。标准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施国IV(相当于欧IV)燃油标准,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国IV标准也可能在北京率先实施。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将从3月1日起,分两个阶段执行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杜少中副局长介绍说,根据北京市“十一五”环境规划和举办奥运会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国务院批准北京市自3月1日起,凡是注册登记北京牌照的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即最大总质量3.5吨以下的乘用和商用汽油车,实施国家排放标准第四阶段排放控制要求,同时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车辆。7月1日起,凡是注册北京牌照的重型压燃式发动机和重型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即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的公交、环卫、邮政车辆,实施国家排放标准第四阶段排放控制要求,并要安装监控氮氧化物排放的车载排放诊断系统。同时,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其他用途的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汽车仍执行国III标准。

    国IV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北京市将与欧盟目前的排放标准实现接轨。专家表示,燃油标准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更能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对汽车的使用性能和节能起到良好作用。根据测算,使用欧IV燃油后,北京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总量将削减15%左右。而国IV排放标准实施后,一辆国IV车比国III车的污染物排放将降低约50%。北京市环保局官员介绍,预计实行新标准后,2008年全年可削减可吸入颗粒物排放330吨。

    机动车的油气排放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造成能源大量浪费。据测算,北京仅加油过程中造成的排放数值,2004年达到6万吨,至2020年有可能达到30万吨。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目前的大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中机动车尾气占3.3%,氮氧化合物占64%,碳氢化合物占51%。空气污染的日渐严重与“绿色奥运”的承诺,使汽车的节能环保迫在眉睫。因此可以说,国IV标准的推行是大势所趋。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仅仅几年时间,北京市环保局就三次调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2004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国II排放标准;2005年12月30日,北京实施国III排放标准,未加装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的已上市国III车型可推迟1年安装;2006年12月1日,北京禁止销售未安装OBD的新车;2008年3月1日,国IV排放标准在北京开始实施。调整速度如此之快,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这不仅会让自主品牌企业有些措手不及,也会让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另外,现在距离北京奥运仅有短短5个月时间,国IV排放标准的实施,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绿色奥运”的实现添砖加瓦?

    记者从汽车市场了解到,早在2007年年底,北京要实施国IV标准的风声一起,经销商就一方面低价甩卖国III排放的车型,另一方面提前给库存车做了检测,延迟国III排放车型的销售时间。不少消费者也趁机捡了“便宜货”,抢在国IV标准实施前买车上牌,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北京销售的国III排放的车型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其他地区去年中旬才刚刚实行国III,而北京却已经“跑步”进入国IV,这就形成了政策上的“孤岛”,在外围条件和环境都没有呼应的情况下,北京这座“孤岛”能取得多大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虽然北京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机动车燃油国IV标准,可一旦出了北京,国IV车型就面临油车不匹配的难题。长期这样使用,对空气质量和汽车性能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据新华社报道,有的消费者因为不想造成油车不匹配,专门要赶在国III车型退市前购国III车。这一方面暴露出国内环保标准超前,油品保障滞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夹在环保政策与油品现状中间消费者的尴尬处境。

    当然,实施国IV标准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北京在节能环保问题上,提前执行更严格的相关标准,树立了全国的标杆。另外,标准的不断升级,对于督促汽车生产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全国整体的环保意识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能赶鸭子上架,为了环保而环保,而应该扎实稳健地推进,切实有效地执行标准,才是标准日渐提高的应有之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