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8日
星期
点评

负责自己提升自我价值
转换怨愤心怀坦然做事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 张宜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28    [打印] [关闭]
    

    身在职场,为人生打拼,谁能不受伤?

    林斌为如何对待老张而疲惫不堪,滑落的部门业绩是可以预见的雪上霜;小玉因“榴莲”消极怠工而绞尽脑汁应对,回报给她的谣言也着实让她内心疑虑重重——当好前辈的领导,实在不容易!

    换个位置想想,与后辈坦然相处、配合做事,对很多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张、“榴莲”心里一定也很不舒服:后辈升职比自己快,那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不受领导赏识?群众基础不好?发展前途渺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历来论资排辈的工作环境中不能顺利进阶,实在太不应该,同事、亲属也会看不起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职场人际关系通常是儿童时期家庭人际关系的再现。林斌对待老张的态度让人仿佛看到了童年时他是如何与父亲相处的:他非常在意老张(父亲)的感受,行动上甚至有些讨好;他既不敢无视老张(父亲)的权威,希望获得他的肯定与支持,害怕他说出否定的话来;时时想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来让老张(父亲)接受自己、承认自己。可由于一再受挫,本来信心十足、暗自庆幸能走上管理岗位的林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怀疑起自己作为部门主任存在的价值。

    穿着缀满蕾丝花边的衬衣、及膝短裙,一脸天真可爱表情的小玉,给自己的职场定位一直是个小妹妹,不用出头、不用负责,既然资历没别人深,就听话地跟着认真做事好了。所以,给“榴莲”等人布置任务时心怀忐忑,找“榴莲”沟通时战战兢兢,通报业务进展状况时耍点儿小“计谋”。无奈中,她用超理智的方式对待各种谣言,可内心却有些慌乱,感到缺乏控制,又没有地方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看完两个故事,发现一股怨气在所有当事人心头盘桓。前辈与后辈,哪个不是备感寂寞、孤立、愤怒、恐惧、羞耻、焦虑、悲伤?心头压抑着既指向对方又指向自己的、强烈的不满和恨意,筑起自我防御的高墙,维持着表面相安无事的人际关系。

    怨愤,可算是对人际关系最具破坏性的情绪之一。“怨”字当头,谈何做人与做事?人们会抱怨、抗拒、批判、怀疑,长时间冷漠相对,甚至故意做些让对方不舒服的事。可见,风平浪静的办公室里,双方都没有提供真正能促进成长的心理能量给对方。

    不幸的是,很多人不能及时觉察自己的怨愤情绪,或者刻意压抑、逃避,否认这种令人不安的情绪,对外则表现得很大度,并暗自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为什么?因为怨恨隐藏很深,它是一种深层的自我防御机制。但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我们的创伤更加深重—生活、做事高消耗、低效率,自信心越来越低,自我价值感一降再降,心胸封闭,闷闷不乐。

    若想走出不悦心境,解开这个套,职场前辈后辈,都要尽力找一找活在当下的策略。

    负责自己,转换怨愤

    所谓负责,就是表达和实践——我所做的一切也许被你影响,但我决定对这影响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是自己的。

    谁都无法控制外界环境,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反应负责。说到负责,首先就要了解面对人事变化和难以相处的关系,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接受复杂情绪出现的必然,认清它的来源,并确认自己有能力管理好它们。之后,寻找机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诚实表达出来,果决、创意、适度地表达愤怒,而不是长时间压抑、否定、逃避。

    区分事实,设定界限

    我们是为做事谋生走到一起的;“有为才有位”是通常状况,资历不能带来一切;用人制度不断改革,规范化、年轻化、注重学识与能力是趋势;工作上相互配合能带来双赢,牺牲则导致“我不好,你也不好”的结局……

    这些客观事实,不会因为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否做前辈的领导,是否被后辈领导——以及用怎样的态度面对而有所改变。假如你看不到这些客观事实,行动起来就会很盲目,忙着责备单位的体制、文化、风气和同事的狭隘、钻营,把精力浪费在憎恨倒霉的运气和怜悯自己,结果反而是让自己变得枯萎。

    区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哪些是能控制的,哪些是能影响的。由此,便能为自己的心境和行动设定一个界限,既不无视他人的存在与感受,也不为取悦他人而偏离自己的既定航线。

    放下本应该,方能坦然

    让我们陷在责备和不满足的关系中,感到无望和更不安全的,常常是一些“本应该”的想法。“老同志本应该爱护新人,尽力帮扶”,“新人本应该谦虚谨慎,多请教少自以为是”……一个“本应该”就是一份期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期待。生命中若没有期待可能会平淡无味,但当期待未被满足时,我们常会有负面的即时反应。

    了解并以健康的方式解决这些尚未满足的期待,放下,抑或找出靠自己来满足这些期待的方法,我们便能帮自己的内心敞亮起来。

    接受多样性,自主人生

    走进社会生活,走上职场之初,我们可能都是不设防的状态,恐惧不多,愿意努力。之后,似乎不可避免的,天真、理想化让我们受伤,从中萌生出怨恨、怀疑、自怜和受拯救的渴望。如果,你愿意快乐工作,可以从“帮自己成为一个自知的人”开始,借助自我觉察和转换,渐渐将退缩反应自我疗愈,培植出真正的接纳。然后,你才有能力借由尊重每一位个体的独特性而爱别人、爱自己,既而发展出真正的怜惜、体恤之情,和谦逊的精神品质,与职场同仁和谐共处。

    职场如此,处处如此。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