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日
星期

有些会不逃才很傻很愚蠢

周士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01    [打印] [关闭]
    

    在日前召开的广州市全市质监工作会议上,副市长曹鉴燎对一些区领导的缺席和“造假”表示不满:“一些本来须到会的区领导却只派了个区政府办工作人员来参会,但签到时却是签了区领导的名,冒名顶替,管打假的人还‘造假’。”(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这些未能到会的区领导,无论缺席也好,抑或“造假”也罢,都乃典型的官场“逃会族”。尤其在当今许多重形式、轻实效而又无内容的会议现场,这样的“逃会族”更比比皆是,只不过是许多会议组织者对其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容态度罢了。那么,这些“须到会”的区领导,何以要安插“替身”赴会,自己却加入到官场“逃会族”之行列呢?要弄清这种普遍的逃会现象之深层次肇因,关键还得从当下许多会议自身去查找。

    在当今官场,许多会场早已成为形式至上的“秀场”。而置身在类似“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程序设置老套、空话套话连篇”的“秀场”,每一位与会者都将成为用以装饰会场庄严气氛的“道具”。在冗长重复的会议上最常见的情形是,台上讲话者往往滔滔不绝,意趣盎然,唾星四溅,而台下与会者则显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甚而昏昏欲睡。何以如此?原因是,端坐在主席台之上的那些领导念起稿子来,愈是字正腔圆,愈是神采飞扬,也愈是能凸显其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为官掌权的成就感。而置身台下的与会者,无论其平日里职位再高、权力再大,此时也都只能充当会场的“道具”,甚至渺小到可有可无。区领导们平日里本在主席台上大显身手,如今却要置身会场被动地充当“道具”,自然是要多憋屈有多憋屈,故而安插下属冒名顶替,自己则分身有术,充当官场“逃会族”,当然属不错的选择和变通。

    当然,在当今官场“逃会族”中,也不乏手边确有因比参会更重要的事务要办而分身者。面对这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等官场陋习于一身的所谓重要会议,会议组织者为凸显会议之隆重气氛或拔高会议之举办规格,动辄要求主要领导务必到场,党政“一把手”必须参加。但这些主要领导或党政“一把手”一旦置身“会海”之中,照样难免遭际泯为众人或“道具”的尴尬。事实上,置身在那些形式至上的会场中,包括主席台上的领导在内,每一位与会者都难逃被用以烘托会场气氛的道具化命运。

    说句实在话,如今一些行业的年度工作会,从内容到形式,大都乃对往年工作会的简单复制和粘贴,其对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的作用常常微乎其微,剩下的仅仅一点所谓宣传或造势的功效而已。要知道,如此大小领导面对面的传统会议模式,实为信息传输技术落后年代的产物,如今政府办公早已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又为何非要抱住“劳官伤财”的陈旧会议模式不放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