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日
星期
国际随笔

我们不能失掉自信力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03    [打印] [关闭]
    2月29日一大早,我打开网页,浏览新闻,忽然看到国内某网站在国际新闻显著位置登载的一条新闻——《俄罗斯选战推崇中国经验“邓选”变成治国宝典》。身在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大选当然是我近期关注的头等大事。这则新闻说的正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自己居然毫无察觉,难免自觉惭愧,便认真地研读起来。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2000余字,但似乎紧扣主题的地方不多。文中提及:“久加诺夫认为,中国的改革经验对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和所有政治家都很有价值——不管他们的政治信仰如何,因为中国的改革卓有成效。他提出,为了学习中国经验,俄政治家应该阅读《邓小平文选》,尤其是要读第三卷——该卷对中国的改革道路有具体的阐述。”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话好象是久加诺夫前不久访华时说的。至于其中有多少是客气话,多少是选举语言,我不敢也无权擅自揣度。和莫斯科的同行谈起此事,大家都有些哭笑不得。通过这一年多的常驻,我感觉到,俄罗斯人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虽然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他们却相当自信。在俄罗斯历史上,彼得一世改革时曾吸收了许多国外的经验,而普京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不久前在与俄罗斯企业家座谈时也曾号召他们学习中国进行工业技术改造的经验。但把别国的理念当成自己的“治国宝典”,这似乎不是俄罗斯人的风格。

    当天下午,我与俄罗斯奥委会的一位高官喝咖啡,这位近期经常往返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官员语气果断地对我说:“我不止一次参加奥运会了。通过我在北京的亲眼所见,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人没有理由不自信,中国人肯定会给世人一个美妙的奥运会。”

    把上面的事联系在一起,我忽然想起中学时学的一篇课文——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外国人的看法对我们就那么重要吗?难道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外国人说“好”我们才有信心去做吗?难道外国人说“好”的事情,就一定是对我们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有好处的事情吗?

    “坏话难听,好话难防”。如今,有些外国人都学“奸”了,他们开始“挑我们爱听的话”说。然而对于某些西方媒体的溢美之词,国内有些媒体常常显得十分兴奋,如获至宝。实际上,一些西方媒体正是利用了我们一些媒体的这种心理,给我们大灌“迷魂汤”。笔者认为,西方媒体的这种“捧杀”的方法更有迷惑性,其潜在的危害也更大。

    在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于2005年9月提出用“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来定位中美关系后,“中国责任论”在国际舞台上悄然兴起,并逐渐取代“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成为国际社会针对中国的主流话语。此后在多种国际场合,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声音频繁响起。2006年,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恭维中国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领袖之一”,美英两国媒体对此大篇幅地报道。美国《时代》周刊在年初一期杂志的封面上,文章标题赫然在目:“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

    2007年1月,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维克托·托马斯发表一篇意味深长的文章,提醒世界注意——《2020年,世界将有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而且要求中国同美国一样,“把责任扩大到整个地球”。同年5月,美国一些媒体大量报道“美国世界意见调查机构”对十几个国家进行的所谓“世界民意调查”,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时间大概就在2020年。在2008年1月下旬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又有西方学者称,在美国经济前景堪忧的情况下,不少国家将关注重点转向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并对中、印寄予拯救全球市场的厚望。

    诚然,很多年来,“中国速度”的经济发展确实是举世瞩目,中国的伟大民族复兴势不可挡。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自豪,也完全有理由自信。长期以来一直“妖魔化中国”的西方媒体现在怎么忽然摇身一变,大谈“中国超越美国论”了呢?其用心何在?不能不发人深思。

    笔者认为,所谓中国很快就要赶超美国的论调,实际上是新时期的一颗“糖衣炮弹”,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它一是要引起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惊恐,从根本上感到“中国的威胁”和挑战,从而动员“遏制中国的势力”;二是要刺激中国某些人的浮躁情绪和简单的“大国心态”,麻痹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口蜜腹剑是更阴险的一招儿,而且更具“魅力”。如果我们的媒体也跟着西方媒体一起喊“责任论”,那就肯定会被人家“忽悠得找不到北”了。

    受儒家思想长期熏陶的国人,更注重的是内涵,更崇尚的是务实,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外人一个定式,那就是国人好像有些不太自信。正如鲁迅先生的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实,中国人从来没有失掉自信,尤其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中国人没有理由不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国力的迅速增长,这种自信源于在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这种自信源于百姓的支持,这种自信源于整个社会的包容和开放。

    别人忽悠咱,咱可以不理;但要是自己忽悠自己,那可有点儿悬了……

    本报莫斯科3月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