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集团:做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领军人
“中国电影如何寻求资金来发展全行业全产业?和资本市场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说。日前,中影集团的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宣部、广电总局的原则性批准,成为电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指日可待。韩三平透露,只有资本与市场、人才三者结合以后,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才会像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一样,在全世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作:打造集团整体品牌
盘点刚刚过去的贺岁档,银幕上有3部影片票房上亿元,除了《集结号》,另外两部《投名状》和《长江七号》皆出自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8年观众正期待着新的电影大作:陈凯歌的《梅兰芳》,吴宇森的《赤壁》,陆川的《南京!南京!》,宁浩的《银牌车手》等,它们正即将杀青或紧锣密鼓进行后期制作——这些影片身后的出品方也是中影集团。
在观众的眼中,中影集团是一个不断为自己带来观影期待与惊喜的“电影生产大户”;而在海内外电影业看来,被推荐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之一的中影集团则是一个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沿、引领着中国电影产业前行的领军人。
近年来,中影集团主要从几个方面提升自身在制片领域中的实力。一方面生产主流影片,力求拍出更多更好的,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好作品,如《张思德》、《云水谣》,体现出文化龙头企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着力推出华语地区优秀电影人创作的商业大片,如《长江七号》、《赤壁》、《梅兰芳》等,以积极健康的产品迅速扩大中影集团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影集团坚持培养青年电影导演,为自身,也为中国电影输入新鲜血液。近年来,中影集团平均每年拍出10到15部青年作品,以相对低的成本,挖掘相对好的题材,给优秀的年轻人以机会。与此同时,中影集团持续推出“作家电影”,其制作成本不超过500万~800万元,对科技依赖程度低,反映当代生活,激荡当代人心灵的作品。
机制:六大环节齐头并进
除了在创作上“兵分多路”、层次多样,中影集团在经营机制上也以勇气和胆识改变以往的单一模式,从制度上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2007年,中影集团分别组建了集团全资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制片分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与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专营影片的制片、发行与影院投资工作。
“在机制上使其更具有活力,提高中国电影的世界市场份额,是我们一直瞄准的目标。”韩三平说。
对于一个庞大的电影集团军而言,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不是一日之功。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规律,近年来中影集团合并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将过去的某些行政部门改成公司化经营,实行一系列股份合作,吸引不同性质的资金与先进的管理优势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发展自身。
电影产业链包括六大环节,即制片、制作、宣传营销、发行放映、影院投资和海外营销。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主力军,中影集团在国家支持下将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此外,中影集团还成立宣传营销公司,专司公司品牌与公司产品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2007年12月,中影集团发行了总额为5亿元的企业债券,主要投向建设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新建及改造影院、发展数字院线等项目。而即将成为电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的消息更是给中影集团带来了十足的信心。据韩三平介绍,上市融资将有助于中影集团在电影产业链的六大环节投资大量资金、发展壮大。
目标:拓展全球电影市场
票房总收入已超两亿元的《投名状》,是中影集团今年贺岁档推出的一部大片,集中了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电影人。韩三平计划融资后加强三地合作,发挥各地人才的作用,生产出能够进军华语地区之外的电影。而如何把电影推广到全世界,将是中影集团未来要抓的重要环节。
中国电影市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既是一个重新分化组合、重新洗牌的过程,也是中国电影人不断提高自己商业经营意识的过程。为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为中国电影整体形象的输出与展示,中影集团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目前,《梅兰芳》、《南京!南京!》已开始在海外预售并进入实质阶段。
2007年,中影集团与IDG集团共同发起中国媒体基金,中美合作拍摄5部左右的影片。在合作的首部影片《胡同里的阳光》中,美方不仅提供编剧修改剧本,还对影片的海外推广提供建议。此前,中影集团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美国好莱坞公司、韩国CJ等海外电影团队的合作,也都是在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中,渐渐树立起中国电影的国际形象。
谈起未来的发展目标,韩三平说:“首先,中影集团要拥有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的40%~50%,在中国电影产业中具备重大影响力和引导力,平均每年推出5到8部为舆论界、评论界和观众所期待的好电影。其次,未来5年内,建设300家控股影院。此外,聚合一批优秀人才围绕在制片业的周围,为推动电影的内容发展、技术发展与市场发展作出成绩。同时,中影集团将在制作业上进一步发挥大型国有企业应有的作用,以提高整个制作业的规模与水平。”本报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