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博客] 特别希望更多人知道民勤故事
没有去过甘肃民勤,但却听说过去几年这个小县城差一点消失在沙漠中,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而印象更深的是去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参加甘肃团讨论时说,他最惦记甘肃的四件事中,就有民勤的问题。
一个距京几千里的小地方为什么引起总理关注。在甘肃驻站的同事告诉我,民勤生态环境恶化演变,已经对兰州及甘肃中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绿洲不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龙南下,将会把千里河西走廊拦腰切断。
前几年的数据是,民勤县沙漠化土地已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4%,在绿洲外围,69个风沙口正日夜不停地进犯,流沙每年平均以3~5米的速度向绿洲腹地逼进。
3月7日,记者在甘肃团见到了民勤县所在的武威市的市委书记张绪胜,他说,6日总理参加他们团的讨论时,他给总理算了三笔账,用几组数字给总理讲讲民勤生态正在好转,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张绪胜的第一笔账是节水账。缺水是民勤最大的问题,生态恶化,老百姓背井离乡全是因为没水。一方面是水贵如油,可另一方面,浪费水、大水漫灌的情况却无处不在。所以政府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调整老百姓的种植产业,改种耗水少的农作物,同时关闭了大批原来农户私自打的井。另外还有一些组合拳式的节水政策,效果是明显的。
就拿2007年来说,全市全年比2005年少用水2.2亿立方米,这比当地主要河流、石羊河全年流入民勤的总水量还要多一些。
第二笔账是生态账。张绪胜说,水节下来了,生态保护也出现了好转的势头。有监测表明,2007年,两大沙漠向民勤绿洲推进的速度减缓了2.7米,民勤环河灌区地下水位上升10~45厘米,沙退人进和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势头有所遏制。当地曾一度干涸的红崖山水库,现在库内水量充足,鱼类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鸟类开始在库区周边繁衍。
张绪胜说,在节水、保生态的过程中,一直有人担心会影响农民的收入,会损伤群众的利益。但实际是,在恢复生态的过程中,群众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张绪胜向总理讲的第三笔账。他说,通过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现代化设施农业、以食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和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年净增500元。
做记者十年来一直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各类的案例也见过不少,大部分都有相同点:在实施生态保护政策的初期往往会遇到老百姓和官员的不解,甚至是抵制。这样的难题张绪胜自然也绕不开,知情人告诉我,最早张绪胜在当地推广节水的农业模式时甚至还撤换了一名不配合的镇长。
张绪胜说,特别希望更多人知道民勤的故事,因为他也知道很多地区对治理生态环境没有信心,他想说的是民勤这样差点消失的绿洲都有扭转乾坤的可能,更何况一些生态条件比民勤好的地区。(作者为本报两会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