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 鉴定会批量生产“科研成果”
“几年前,我就科研鉴定会走过场的问题写过提案,相关部门还特地到我们单位组织座谈会,介绍情况。但是,事后各种鉴定会还是越开越火。一天最多开四五个座谈会,最短的那次一小时一个。”今天,一位政协委员很无奈地跟记者提起了鉴定会这个老话题。
让这位委员感到郁闷的是,与几年前相比,不少鉴定会依然如故:请来平常关系不错的专家,提前或者开会时把材料发给大家,最后得出结论时一般都会拔高:不是国际先进水平就是国内领先水平。唯一变化的就是效率:原来一个鉴定会开一两天,后来越来越短,有的专家甚至采用“批处理”的方式来开鉴定会:一两天就鉴定几十个产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鉴定会?这位委员分析,在频繁的鉴定会背后是利益驱动。一些项目参加鉴定会的目的是为了评奖,一旦得奖,获奖者可以拿着证书去申请职称和各种荣誉。可是,这个经过鉴定的项目到底有多高的水平谁也说不清楚。而且,只要不出问题,就没有人去追究鉴定会的鉴定真实程度有多少。
结果是,一方面,频繁召开鉴定会,科研活动非常活跃,看起来科研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一些项目申请者拿着这些说不清楚真实水平的鉴定证书去评奖,申请荣誉。最后,形成科研“大繁荣”景象。
曾经有一次,南方一位专家的产品开鉴定会,请他去做专家。仔细阅读材料后,这位委员有些为难:这个产品有些问题。如果实话实说,对方是好朋友;如果不说,又对不起自己的职业良心。最后权衡再三,这位委员还是如实地指出产品的问题。在最后的产品鉴定书上,还是因为他的坚持,原有的“世界首创”变成了“国内先进”。
这位委员说,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的评价机制与获奖多少有关。在这套评价体系之中,一些科研工作者不得不参与到鉴定会的评审之中。但现在的鉴定会水分大,形式化了,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评价体制,最后受损失的还是国家。本报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