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穷家娇子”更缺闯劲儿
学会正视贫困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本报记者 张文凌
“贫困生也不是个个能做事会做事,有的根本不会干农活,甚至连地也扫不干净、桌也抹不干净。”昆明“大学生爱心家园”的纪老师快人快语。
纪老师其实不是老师,他曾是一家家政公司的老板,自从2005年他免费帮助了几名大学生找到家教工作之后,迅速在昆明的贫困大学生中名声大噪。“站在我公司门外来找我勤工俭学的贫困大学生之多,把我吓了一跳。”纪老师说。
在与贫困大学生的接触中,纪老师发现,有不少贫困生也是家里的娇子。由于他们是本乡、本村为数不多的考入大学的农民子弟,在家里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也期待他们能通过读大学来改变命运,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宁可自己节衣缩食、辛苦劳作,也不让孩子做农活和家务,结果变成了“穷家也养娇子”。同时,由于农村孩子见识有限、思维不灵活,对城市的畏惧心理使他们缺乏一股闯劲儿。
“贫困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快适应社会,成天憋在学校里,是很难走出自卑、自私、怯懦的阴影的。”纪老师说,初来“爱心家园”的贫困大学生,胆子都很小,说话声音低得听不清,什么都怕:怕被人骗、怕被人偷、怕找不到回学校的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的性格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勤工助学、自食其力、造福家庭、服务社会,实际就是这些贫困大学生正视贫困、建立自信、回报社会的一个起步。”他说,“他们靠自己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尽快融入社会,这些知识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