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在线] 中华文化标志城该不该建
“中华文化标志城”到底该不该建,这项宏大的工程是否会劳民伤财?3月13日,本报联合中青在线、新浪网邀请3位全国政协委员一起探讨这一话题。他们是:复旦大学教授、“中华文化标志城”复旦大学规划组负责人葛剑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
中华文化的标志是什么
两年前,复旦大学接受了济宁市政府的委托,为其规划“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葛剑雄成了项目组的负责人。在许多网民眼里,葛剑雄被认为是“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支持方。他为自己澄清:“我是支持我自己的方案,而不是说支持济宁市现在公布的方案。”
中华文化拿什么来作标志?葛剑雄说,他提出了建“文化副都”的概念。但他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人造的概念,是没有人能够全部承认你的,除非得到国家的授权,让它来行使一部分本来应该在首都行使的全国性的文化功能,还可以减少北京的压力。他建议,在文化标志城里建造一个国家纪念堂来纪念56个民族所有值得纪念的列祖列宗。
在郝时远看来,中华文化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天安门前的华表算不算标志?故宫皇城算不算标志?……这些都可以算。”郝时远说,“你现在打出来一个‘中华文化标志城’,到底要做什么东西?”他认为,试图人为地打造一个所谓的标志城,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这绝对不可能,也没意义,“无非就是吸引更多的人到这个地方去”。
看到“文化副都”这个概念,赵园说,“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是,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且山东方面也非常强调它的规模,在预算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资金的投入。”她感到奇怪:他们竟以巨大投入来证明这个东西的价值,“我觉得这恐怕是最令民众感到震惊的地方”。
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吗
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时,将“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提升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经始创举”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千秋伟业”的高度。
“从表述的层面我觉得这是一篇奇文,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章了,他的表述非常夸张。”赵园说,她非常不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有人在那儿圈了块地,然后命名,而且还像抢商标一样,试图把它变成唯一的实体,这个实体还被人认为是文化家园或者精神家园。赵园批评说:“这个逻辑比较荒唐,思路太夸张了,非常离谱儿。”在她看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绝不会通过行政指令形成,它肯定是在漫长历史岁月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济宁市市长张振川3月11日回答记者的提问时称,中华文化的主流是汉文化,汉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济宁,因此“建设地是比较明确的”。
郝时远注意到一些不正常现象。他发现一些有关“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宣传,开始利用这个名义,“把文化资源都要拉到那个地方去”,宣称中国文化的根、肾和神都在那里。“这个炒作我就觉得过分了,它没有学术支撑。”郝时远说,如果谈文化古都的话,北京、洛阳、西安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称都,而且的确是历史上的都城,“山东之地无非是东夷之地”。
更让郝时远感到吃惊的是,他在济宁的“东方圣城网”看到了一句“狂妄”的宣传语—“引领政治经济文化走向”。“是引领济宁,还是引领全国?东方圣城是不是要引领整个中华民族的走向?”郝时远说,“这种效应已经在放大,而且有一些不负责任了。”
承接文化城的规划,葛剑雄声称自己是领到了“一个命题作文”,“不是你个人的自由创造”。尽管他认为“中华文化标志城”不像是一个正式的名称,需要多多考虑,或者提交全国人大去定,但他还是提出了“文化副都”的方案。“完全是一个人造的东西,你不人造怎么办?”葛剑雄说,“我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案了。”他还打听到了其他机构提供的规划,“不瞒你说,我认为其他的更玄”。
复旦大学提供的方案,包括: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10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馆,还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中国科技馆。他们还提出来建一个百戏园,把民间的艺术聚集到这里。葛剑雄说:“既然找不到抽象的东西,也不存在共同的,只能用大量实际的东西来展示,至少在这里各种文化都看得到。”
他承认,这是不得已而想出的办法。“这样的东西要么靠宗教信仰形成,要么靠行政命令推动。”
要走科学程序,要尊重公众意见
另外,让广大公众和一些政协委员感到震惊的是,300亿元从何而来?葛剑雄说,他也不知道,“我们从来没有提出过要300亿元”。
郝时远认为,如果说国家的确要支持这个项目,就要让它走科学的程序。把它打造成一个中国的文化标志,甚至是具有文化副都的功能,并在这里举行国家大典,郝时远说:“这就不仅仅是立法机关要考虑的问题了,社会公众的意见也必须尊重。”
郝时远感到遗憾。他说,还没有看到这些程序,却已经看到有的规划机构在论证过程中,已经在一笔一笔地算包括都城建立以后的经济效益,如每年在这里搞国家庆典多少次?每次多少人?每人要在这个地方花多少钱?总计多少?今后会以多少的比例增长?旅游收入会是多少?郝时远说:“后期的经济效益已经体现了。”
很多网民认为,建这个文化城是打着文化幌子向国家要钱,搞旅游开发。而赵园所担心的正是,在这样宏大的工程背后,“会有怎样的利益关系”?
“这需要我们冷静下来一项一项考虑清楚,看目前想象的东西能不能够实现。”郝时远说,比如把过去能在北京解决的问题,都搬到济宁去,到底是浪费还是节约?
赵园提出,应该把建文化城的资金优先用于解决更重要的民生问题。葛剑雄说,这要中央政府统筹考虑,它会比较轻重缓急,比较它的作用,原则上确定建还是不建,“但不能挤占义务教育的钱,不能挤占扶贫的钱。如果政府没有钱,那么暂时不要建。”
山东方面的一些主要官员在提及这个项目时,喜欢强调“有69个院士的签名支持”,但据赵园了解,有列在名单上的院士声称与他们无关。“如果这个属实,那是一种造假行为,为争取这样的工程,如此不择手段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赵园说。本报北京3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