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6日
星期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6    [打印] [关闭]

    奥运会是志愿者的盛会

    两会代表委员为奥运志愿服务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孙晔

    “当个普通的赛会志愿者或城市志愿者是我的心愿,接待礼宾、指引观众、分发物品等,什么岗位我都可以干。”现场填写完奥运志愿者报名表,全国人大代表、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谭晶微笑着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日前,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奥运志愿者工作团队座谈,了解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进展情况,并为做好奥运志愿者工作建言献策。谭晶、朱军、吕继宏等代表委员还现场报名,申请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

    “带着思想去参加奥运”

    “奥运会展现的不仅是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还有国家的实力和整体形象,而奥运志愿者是最直接、最具体的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说,他希望奥运志愿者能在各方面作出表率,向世界人民展示国人的良好形象。

    于海委员认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很具体的,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比如,当国歌响起时,有些人眼睛到处看,或者坐在观众席上不站起来,这样的行为很不严肃。作为志愿者要带头唱国歌,还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唱。”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宋鱼水也深有同感:“奥运志愿者要带着思想去参加奥运会,而不仅仅是带着任务去服务奥运。把自己当作一个亲历者、探索者,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去服务奥运,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宋鱼水代表说,两会期间,她所在的北京代表团的代表也经常在谈论奥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年轻,有热情、有知识、有理想;但他们经历的事情比较少,思想上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更多地在实践服务中接受锻炼。”

    为了让大学生志愿者尽快进入角色,更好地为奥运服务,宋鱼水代表提出了三点建议: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去体验一段时间,亲身感受一下农村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建议他们去和城市中的老年人拉拉家常,看看这些老人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期望,听听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和出租车司机聊一聊,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窗口,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他们的感受肯定不一般。“相信通过这些体验,大学生志愿者走向成熟的路可能会更快一些。”宋鱼水代表说。

    “建议成立科技奥运志愿者队伍”

    在座谈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海霞为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水立方’刚开放时,很多人都去参观,有老人,有小朋友,场馆志愿者在为大家解说时,对‘水立方’的构成及特点比较了解,但是当小朋友问到一些‘泡泡俱乐部’的内容和相关技术问题时,一些志愿者就答不上来了。”

    海霞委员说,志愿者也不是“万事通”,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领域和岗位,每个志愿者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跨领域的知识和信息。针对老百姓关注的场馆科技等专业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专业志愿者队伍,经培训后对社会进行宣传。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也持同样观点。在他看来,奥运会也是一次全民科普的好机会。“我们说北京奥运会是科技奥运、环保奥运,如果志愿者被问到关于科技、材料、环保方面的许多具体问题,未必都能作出很好的解释。我建议成立一支科技奥运志愿者队伍,通过这支专业队伍去宣传科技奥运、环保奥运的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杨扬则建议,应及时总结奥运志愿精神,借奥运契机,建立我国志愿者资源人才库,推动奥运志愿服务成果转化,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久发展。谭晶代表则建议,要切实保障志愿者的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全地接受教育、培训和指导,为此,她在两会上还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志愿服务全国立法的建议。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志愿者”

    “尊敬的各位志愿者,请接受我们最美好的祝福……”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发言之前,首先向现场的志愿者深深鞠了一躬。

    朱军代表说,在前不久抗击雪灾的过程中,安徽一个小城市发起了一项“绿丝带行动”,如果私家车主愿意帮助路人,就在自己的汽车上捆绑一个绿丝带,这个倡议成了一张社会的爱心名片,在这个城市迅速蔓延开来,湖南、广西、贵州等受灾省份也迅速跟进。

    受这个活动的启发,朱军代表提议在奥运会开幕前剩下的100多天时间里,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微笑北京”志愿服务活动。“现在,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100多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达120万,远远超出了预计人数。也许这个活动只是一个符号,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去注册成为志愿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志愿者,每个人都以志愿者的身份为这个城市做一件事,这种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朱军的提议,杨扬代表十分赞同,“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我们也可以发起一个支持志愿者的活动,因为要让志愿者微笑起来,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

    “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奥运会,也不仅仅是政府的奥运会,而是全民的奥运会。”李建保代表说。

    在他看来,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一个良好契机,也是普通老百姓了解世界、全民自我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他认为,在全民自我教育方面,志愿者们同样要作出表率,提倡互谅、互让、互助和分享的精神。

    “奥运会也是一个凝聚人心的好机会,可以在国内掀起一个‘假如我是志愿者’的宣讲,把奥运带给北京以外的地区,包括边远山区的群众,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都能够参与到奥运中来,让奥运精神和志愿者精神惠及更多的人。”李建保代表说,假如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志愿者,奥运会将是一场全民总动员的志愿者盛会。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奥运冠军杨扬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让志愿者的微笑保持下去

    本报记者 孙晔

    “我给我们代表团的每个人都发了奥运志愿者的五色微笑圈,没想到这么受欢迎,连我手上戴的5个都被抢走了3个!”杨扬指着手腕上剩下的两个微笑圈,开心地对记者说。

    这位吉林团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现在的身份是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的特聘专家。在这次两会上,杨扬带来了一项关于奥运志愿服务成果转化的建议。

    “志愿者的微笑可以感动世界”,这是杨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谈起志愿者工作,杨扬比自己摘取60多枚金牌的显赫成绩更有话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将有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和百万名社会志愿者为赛事和城市运行服务。我希望能在奥运会之后,把这些人留下来,让他们的热情延续下去,同时总结志愿者工作的经验,从制度、组织等方面建立和规范起来,将志愿者工作作为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长远事业发展下去。”杨扬说。

    在20多年的运动员生涯中,杨扬接触过很多志愿者。起初在她看来,志愿者都是一些普通而平凡的人。直到2002年,在美国参加盐湖城冬奥会的时候,一段亲身经历,让她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当时有一个岗位叫团部,主要负责各代表团一些十分琐碎的事情,比如复印材料,端茶送水,准备车子之类。”一个个头很高、长得十分帅气的美国志愿者,引起了杨扬的注意,“我发现他非常乐意做这些琐事,看到我拿冠军,他比我还兴奋,因为他也见证了这个难忘的时刻。”

    事后杨扬才知道,这名志愿者是美国一个知名化妆品公司的副总裁,利用假期去当冬奥会志愿者。“从那时起,我对志愿者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志愿服务不分地位、年龄、种族、肤色,只要你愿意参与、愿意帮助别人,就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

    在杨扬看来,志愿精神应该让更多的人接受,奥运志愿者不仅仅是为奥运会服务的,应该及时总结、提炼奥运志愿精神,形成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精神文化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志愿精神、推广志愿文化。

    同时,杨扬还建议,应该建立奥运志愿者人才库,“奥运会之后,这些志愿者还会有热情,如何把他们的热情很好地保持下去?建立志愿者人才库是为了加强志愿者骨干人才的凝聚、培训和交流,使他们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为此,杨扬认为特别应该做好志愿者工作的成果转化工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过:‘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志愿者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他们代表奥林匹克精神。没有志愿者就没有奥运会。’”在杨扬看来,志愿服务可以为国家创造财富,奥运会之后,这些人才同样可以去社区服务、去山区支教、从事其他公益事业等。

    “奥运志愿服务成果转化还需要政策的保障,以及机制、体制建设等,从而不断完善志愿者工作体系建设,吸引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其实志愿服务也是青少年身体力行的一种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杨扬说。

    “做奥运会志愿者,大多数人是看不到比赛的。更多的岗位是在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但是做志愿服务肯定会收获快乐。”杨扬说,志愿者在参与后会发现,自己能为奥运会、为他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服务过程中,能结识许多新朋友,锻炼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感受到为他人服务后内心的喜悦,这些都是一生的财富。

    “奥运会之后,让志愿者的微笑能够保持下去”,这就是杨扬最大的期盼。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