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

年轻人的激情怎样点燃

——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推动青年工作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崔玉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9    [打印] [关闭]
    如今的刘峻,已是中国银行绵阳分行的副行长。她是中国银行共青团工作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省级分行团委书记。这一变化源于中国银行股改上市。

    挑战:青年工作变革势在必行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宣布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1日,中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一个月后,即在A股上市。

    股改给中国银行青年工作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构设置进行了大调整,阶段性的工作重心和导向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对全行各级团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团的工作可以下文件、提要求,下级团组织就会响应号召。现在,这样做效果十分有限;过去,团委组织的传统活动,参与度很高,而现在,团组织每项活动的受众面不会超过20%。”黑龙江省牡丹江分行团委书记姜胜刚切身感受到青年工作的难度。

    “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业余时间丰富,喜欢文体活动;30岁以上的员工对学习的需求比较强烈,希望参加培训;40岁左右的员工很多处在领导岗位,关注点更侧重于实践。”中国银行总行党务工作部刘秀琴部长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青年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需求多元化。

    中国银行青年占比70%,这既是中行长期发展的核心储备,又是当前经营倚重的现实力量。紧密结合青年群体的结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新变化,关心和解决青年成长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充分调动青年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直是中行团委不断思考和实践的一个关键命题。中国银行党务工作部副部长、团委书记贾天兵认为:“股改后银行更加关注价值创造导向,根据党委要求就是要不拘一格建立并延伸青年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把青年组织起来,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中成长成才。”

    中行团委着重从抓机关、抓基层入手。2005年年初开始,半年时间内通过换届改选,总行所有部门都建立健全了团总支、团支部,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骨干担任了团干部。

    刘峻在2007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团干部。她清晰地记得,2005年,中行四川分行作为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试点行之一,分行党委拿到竞聘榜上的第一个职位就是分行团委书记。

    80名竞聘者跃跃欲试。在公推直选中,刘峻以其清晰的工作思路、敏捷的反应能力高票当选。在此后的3年任期内,她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将省分行团的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走在了中行系统共青团工作的前列。

    创新:在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青联

    随着中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大批30~40岁的青年员工成为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岗位能手。“过去,45岁以下的行长很少,现在,几乎每个二级分行都有45岁以下的行长,而在总行,还有45岁以下的副总。”中国银行团委意识到,要不断向前推进工作,扩大青年工作的覆盖面,就要把这部分人的核心作用发挥出来。

    2006年7月,中国银行在各大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了青年联合会,由中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永利担任主席。目前,在中行系统内已经有福建、江苏等12家省级分行相继成立了青联,并按区域成立5个青年工作协作片区。澳门分行青联也已在当地完成注册工作。

    据悉,中国银行青年联合会现有委员200名,各省级分行青联委员近2000名。根据青联委员的提案和总行阶段性战略导向,总行青联围绕全行中心工作,设立了课题研究工作组。

    青联委员、辽宁本溪分行副行长朱少彦,去年年初以提案的形式提交了她对中行未来IT蓝图建设的意见,从基层行的角度分析了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提案经总行青联分类梳理,得到了总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成立一年来,中行青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创办《中行青联》杂志、中行青联短信平台等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互动载体,使青联组织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凝聚:社团激发活力

    中国银行总行团委根据问卷调查的“人气指数”,在总行机关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青韵俱乐部、青友俱乐部、太极拳友俱乐部、足球协会。总行国际结算部还结合本部门派遣青年员工多的特点,成立了由青年派遣员工组成的“青缘”俱乐部。

    业余时间,总行大厦多功能厅总是满负荷运转。仅去年一年,参加各类社团、俱乐部活动的总行青年员工就达1.5万多人次。如今,各青年社团均有了自己的章程、宣言、LOGO标志和代言人。志愿者协会、足球协会分别邀请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演员邰丽华,原中国女足主教练马元安、国脚刘爱玲担任形象大使。中行还产生了一名世界先生——总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周双健,现在,他在中行带起了一支模特队。

    个人金融部团支部书记黄东浩认为,青年拥护、领导重视,源于机制建设。2005年,个人金融部团支部推出“缤纷生活”积分制,根据青年参与团的活动情况进行不同等级的加分,每季度将积分明细向全部员工公示,并在年终进行奖励,大大调动了员工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总行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非常6+1”活动独具特色。“6+1”是指由6名中行志愿者和1名离退休老员工组成的特殊“家庭”,志愿者轮流定期拜访对应的老人,与老人交流互动,青年人从中更多地了解到中行的历史和文化,老年人又从中了解到中行日新月异的变化。

    1957年,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工作的英国姑娘刘道蕊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中国籍并随同在伦敦分行工作的丈夫刘本堃一起回国。1960年,省吃俭用的夫妇俩拿出1.2万英镑积蓄辗转寄给周总理,明确表示用这笔钱支援国家建设。如今,90岁高龄的刘道蕊老人也成了“非常6+1”活动的家庭成员。

    共赢:搭建联动新平台

    目前,各大中央金融机构团组织实行条线垂直领导,日常工作与地方团员青年组织“块块”联系并不多。中行团委针对这一“空白点”,加强了与属地共青团组织的横向交流。

    中行各级青年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总行机关青年志愿者深入陕西咸阳贫困山区帮扶支教。总行青年还一对一地为咸阳“北四县”100名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捐款修建4所“希望小学”,并赠送了电脑、文具等教学用品。

    吉林分行青联与吉林团省委联合开展吉林省青年企业家节能减排活动,吉林分行为该项活动专门提供1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资金,并荣获省委授予的“青年企业家节能减排行动特殊贡献奖”。

    2007年,中行青联还利用承办全国青年联合会十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的契机,开展了“中行青年千企考察交流行”和以“和谐·奥运·志愿·共享”为主题的摄影DV作品大展活动。

    分管青年工作的中国银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林说,“中国银行总行党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大力支持各级团组织开展活动。全行各级青年组织积极适应股份制改革后的新形势,紧紧围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促进业务发展,使青年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