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

这一代年轻父母更注重和孩子共成长

实习生 张琦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9    [打印] [关闭]

    发现孩子说脏字 年轻父母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我

    “有一天我画工程图时,漫不经心地把笔含到嘴里,扭头一看,发现儿子也像我一样,叼着铅笔头。我还怎么告诉他含铅笔头不好?告诉他那上面有很多细菌?”说起快四岁的儿子,家住上海市宝山区的汤颖感叹,“如今对言传身教这四个字有了深刻体会”。

    有一次,儿子动她的化妆品,她过去制止,儿子非但不听,反而继续。汤颖立刻提高了嗓门,结果儿子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你以为自己了不起啊”。

    “后来想想,我和他爸平时说话都很大声。”汤颖回忆道。

    “我们开始注意,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好的形象出现。当我们说话不再大喊大叫,儿子也开始待人有礼貌了。”

    27岁的侯捷捷说起女儿的教育问题同样深有体会。有一次,侯捷捷的母亲把外孙女从幼儿园接回家,在小区里遇到一些邻居,大家夸奖了孩子几句。母亲就让其中一个阿婆考考外孙女英语单词,小姑娘马上就问那位阿婆会不会英语。当那位阿婆回答不会时,小姑娘居然冲着那位阿婆说,“靠,你好笨啊。”当时在场邻居都愣了,侯捷捷的母亲很尴尬。

    “我在孩子面前注意言行举止,但她爸爸就不拘小节。结果,女儿跟爸爸学了,还跟老人家这样说话。”侯捷捷反思后发现,如果家长中只要有一个在孩子面前说粗口,孩子肯定会跟着学,“孩子哪会理解说粗口是很不对的”?

    “有一次喂她吃饭,她边玩布娃娃边吃,结果嘴里就蹦出一句国骂来。问她,她说是跟爸爸学的。”说到这儿,侯捷捷又好气又好笑。

    “我当爸爸有5年了,对于爸爸这个身份来说,我和儿子是一样大的。”贵阳的张钧表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父母怎么做比告诉孩子该如何做更好。

    张钧以前有时会闯红灯,但有了孩子后,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违反交通规则,于是开始遵守规矩。

    29岁的徐先生前年作了父亲,对于儿子,他准备实施温和教育,尽量不采用体罚的方式。“孩子是通过观察大人来学习行为举止的,当你在孩子面前挥舞拳头时,就该想想当他生气的时候,你希望他怎样做,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打人。”

    徐先生有这番感悟是源于自己的经历。他小时候犯了错,父亲就会一巴掌扇过来或者踢一脚,中学时代,徐先生在学校常打架,直到那时,他的父亲才意识到总打骂孩子带来的问题。

    上海一所小学的杨小娟老师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学生爱打别的孩子。每次杨老师找他来办公室谈心,这个学生都会“虚心接受”,承认自己打人不对,并向小朋友说对不起。“但过不了几天,老毛病又会犯。”杨老师家访后才知道,这个学生的父亲就是用棍棒、拳脚教育孩子的。

    “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爱打人的孩子大都有一个爱打人的家长。”徐先生说。

    年轻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在孩子出生之后,上海市金山区的王珍开始每天写“宝宝成长日记”,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比如女儿第一次叫妈妈,女儿第一次走路,女儿第一次去舞蹈班,女儿第一次在少年宫跳舞,女儿第一次和学校的小朋友去香港参加舞蹈比赛……“这是宝宝的成长日记,也是我的成长日记。”

    “我小时候,父母哪有时间给我们写这些啊。”王珍说,过去的父母大多关心的只是孩子身体好不好、学习好不好,很少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这是非常欠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关注,也促进了父母的成长,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也涉及心理需要的成长。”

    王珍说自己这代人当了父母之后,都认识到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除了做好榜样之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精神需要,“我们单位里的几个同事闲暇时常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有共识。”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钟文芳副教授表示,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年轻父母来说,往往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知识水平较高,关注信息较多。这些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发展也会付出更大的心思和精力,“因此有时我们会看到,这些年轻父母的身上会表现出一种对孩子教育的极大焦虑。”

    钟文芳表示,她非常支持年轻父母注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做法,“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新一代年轻家长已意识到自己的家长角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第一步,因此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钟文芳强调。

    钟文芳说,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老一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有不同。“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为父母的角色转换问题。对年轻父母来说,除了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思考的方式,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认清自我的角色。”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