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

[今日话题] 贫困县领导眼中的“穷人教育学”

本报记者 田文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9    [打印] [关闭]
    从4岁半到7岁,彭家玲上学放学加起来走了不下两万里路。她当时去的学校,1名老师教3个班。天不亮,父亲就得用背篓背着她上学。一路上,有很多过路人,争相打着火,给孩子们照路。

    彭家玲是重庆市巫溪县的一名女学生,4年后,该县县委书记郑向东代表还能记得当时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

    去年,巫溪成为重庆最后一批通过国家“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编者注)督导检查的区县。“和10年甚至5年前相比,巫溪教育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巫溪教育依然相对落后。”郑向东说,来北京前,他去看土城乡的一所学校,眼前的情景让他心酸,那里的课桌,比郑向东在上世纪70年代念小学时的课桌都差很多。

    郑向东代表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教育的阐述,给了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新的希望,山里的孩子可以有更大的梦想了。”

    “总理说到我们心坎上了,”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长陈实代表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事业投入……都是我们多年来的梦想。”陈实说。

    “穷人教育学”,就是让穷人也能接受平等的教育

    2006年,在重庆永川任职的郑向东现场聆听了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的即席讲话。总理说,社会最大的公平就在教育上,“让人人享受教育,让更多的人学更多的知识,这是我们的理想。”

    总理讲话的学校有38%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总理赢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欢呼。

    “我们穷,所以更盼望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陈实说,“接受良好的、与其他地区质量相当的教育,是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基础,更是他们改变命运最根本的途径。”

    对于很多城里人来说,巫溪的贫穷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把去年县里的所有财政收入分给县里的人,每人只有206元,县里的人均GDP约为全国的1/4。

    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也是个典型的贫困县,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如果把县里的财政收入平均分给全县人,每个人只有236元,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946元。

    但是,去年,在务川县级财政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的情况下,把其中的700多万元用于教育,同时贷款3000多万元解决“两基”攻坚难题。“应该说,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是坚定不移的。”陈实说。

    巫溪县借助于国家和重庆市的大力扶持和重庆市教委扶贫集团的鼎力资助,该县最近5年里仅仅在建设和改造校舍方面(不含教师工资等)便投入2.9亿元,相当于该县从解放到重庆直辖的48年里全社会固定投资的60%,“经济管今天的事,科技管明天的事,教育则是管后天的事,教育是我最关心的事,这关系到未来的竞争力。”郑向东说。

    前年,该县为教育支出1.4亿元,比上年增加35.5%,占财政总收入的1/4强;去年,该县为教育支出1.83亿元,比前年增长29.8%,接近财政总收入的30%。而今,巫溪在大山里建造了53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孩子可以不再像彭家玲那样,上几年小学就差不多走完一次“长征”。

    郑向东说,总理政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主导思想与他以前阐释的“穷人教育学”一脉相承,即让贫困家庭、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上学,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到国家战略之中。

    他认为,发展和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是从根本上实现公平,也是人权的最终体现。

    “我们穷,所以更盼望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陈实说,“接受良好的、与其他地区质量相当的教育,是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基础,更是他们改变命运最根本的途径。”

    “穷人教育学”给出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路标

    “对于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来说,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决策很多时候就是一种选择:把钱用来搞形象工程还是解决几百个学生的读书问题?用来改善机关的办公条件还是为孩子们修一批蒸饭的灶?修一条到乡政府的路,还是修一条到学校的路?是全力打造县城名校还是城乡学校统筹发展?”郑向东说,总理的“穷人教育学”为这些选择给出了路标。

    他说,对于巫溪这样的贫困县来说,总理政府报告中的消息,简直是雪中送炭。巫溪践行“穷人教育学”,就是要把这些利好政策落到实处,具体地说,将从5个抓手着力:巩固“两基”成果,控制辍学率,“如果修好了学校却没人读书,拿钱打水漂,贫困县经不起这样的浪费”;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只有人民满意的教师才能提供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硬件水平;解决远程教育的问题,加强硬件建设,培训技术人员,让孩子们能在贫困山区接受到城里的优质教育;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和支持教育。

    郑向东算了一笔账,现在,贫困农村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已基本没有了经济压力,初中毕业后,如果读普通高中再念大学,合计要投入7年时间和至少5万元~8万元;而念中职学校,学费全免,还有每年2000元的补贴,3年后,还有90%以上的就业率,并学到了一门技术。

    他据此得出结论,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念职业学校是不亚于读普高升大学的选择。

    “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是转移劳动力最有效的方式,是解决人们现实难题的快捷通道,也是实施‘穷人教育学’体现教育公平最直接的路径。”郑向东说。

    陈实也非常认同郑向东的观点,他认为,在贫困地区,首先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他说,发展职业教育,既能让那些还不宜立即踏进社会的初中毕业生学到新的知识,更能掌握技能。“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参与本地建设,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都需要有一技之长。”

    本报北京3月1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