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
“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育部部长周济坦承,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确实存在着乱收费和强迫收费现象,但遏制乱收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方方面面的继续努力。
“老师的良心是干什么的?老师要先想学生的问题。”
——针对当下渐行渐远的高校师生关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呼吁大学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为学生的思想、生活提供帮助上,以改变目前普遍把精力都放在博士点、重点项目的评选上,到了论文成果评选的时候,大学校长就开始满天“飞”,拉关系找熟人的现象。
“国家应拿出一个化解高校债务的整体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认为,高校巨额债务不能完全由教育部门埋单。在他看来,高校债务皆因扩招所致,但其实扩招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而且,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才造成了高校债务问题,因此这笔债务不能全算在高校头上。
“这条校规,一没必要制定,二是难以执行。”
——北大校长提议修订师德条例,禁止网上骂人引发争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表示,虽然立足于道德建设这个崇高命题,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值得肯定,但细细想来却缺乏可行性。
“如果作教师连十年都坚持不下来,就不要读师范。”
——针对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对“免费师范生十年服务年限太长”的质疑,教育部部长周济回应说,教师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愿意来当老师的人,应该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如果连十年都不想当,可以读别的专业。
“大多数青年教师在工作时已30岁左右,又面临结婚、购房、生子、赡养父母等问题,仅仅靠那么一点儿工资收入,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建议,高校工资分配应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同时在各项基金的申请中继续加大青年项目的比例,以改变目前不少高校青年教师因为待遇太低而不断流失的局面。
“现在的中小学都是过度施肥。”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形象比喻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他认为,就如同土地过度施肥会板结,学生课程学得越多题做得越多,不仅无效,反而会把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也给毁掉,就像胃口吃坏了一样。
“单纯的共性实际上是抹杀了创造性,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改变这一点需要我们花很大的力气。”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分析,现在有些评价方式共性大于个性和特色,对学校怎么办出特色、怎么发挥优势考虑不多。
李洁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