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
前车之鉴

大学生的“农民梦”为何难圆

本报记者 陈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24    [打印] [关闭]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福建办公室总干事黄绍庆和记者聊天时提到,在闽浙交界的福鼎市,有个姚姓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当起了菜农。去年在面临资金短缺、市场打不开等困难的情况下,姚申报了YBC项目,然而当YBC通知他参加项目评审会时,他却放弃了。

    这个案例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记者让黄总干事立即联系小姚,可是他的手机“不在使用中”,家里电话是“空程空号”。

    去年,福建多家媒体以“大学生不当律师当菜农”为题报道了小姚的创业经历。然而,当记者赶到小姚的老家福鼎,联系当地有关部门时,他们居然都不知道小姚的下落。后来还是从小姚的中学同学那里得知,他已经放弃了创业项目,今年春节后到广东打工去了。

    根据这名同学提供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了在广东的小姚,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

    记者:2006年,你从重庆某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为何不去找一个和法律专业相关的工作,却选择回老家当农民呢?

    小姚:其实,我目前就在广州的一家律师所上班。当初,我本来也是打算来这儿工作的,因为这家律师所是我舅舅开的,但是,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介绍的一个特色蔬菜项目点燃了我的创业激情。我想何不趁年轻的时候出来闯荡,创立一个集生态农业、旅游、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王国呢?于是,大学毕业前,我特地从重庆到成都,参加了当地蔬菜基地举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班,并签下了种子购买协议。

    记者:你的家人支持你吗?

    小姚:我父亲早逝,母亲是个小学老师。她希望我大学毕业后能够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将来当个律师。当我提出要当菜农时,她起初非常反对。但看到我态度坚决,她还是默认了让我试一试。我创业的资金也是家里人提供的。

    记者:你在创业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

    小姚:我家在市区,家里没有田地。我向农民租了19亩山地试种特种蔬菜,长期住在山上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和当地村民一样,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隔天开着三轮车送菜到40公里外的市区卖。当农民,生活艰苦、寂寞,这在我意料之中。想不到的是,菜种出来了,却没有销路。因为我种的是特种蔬菜,成本高,价格自然就高。为了打开销路,我只好低价卖给一些高级宾馆饭店,结果资金又跟不上。

    记者:当时YBC准备帮助你解决资金问题,你为何又放弃了?

    小姚:我当时很急着用钱,不知道能否坚持到资金审批下来的时候。再说,我后来对自己的项目也信心不足,担心用了YBC的贷款,将来还不了。

    记者:导致你最终放弃种菜这个项目,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

    小姚:去年5月,我的创业经历见报后,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理解,特种菜的销路也好。可是,随着夏季来临,台风暴雨也跟着来了,结果种在半坡上的菜被冲走。饭店要特种菜,我却供应不上……这时,我才体会到创业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啊!

    记者:你开始创业时,想到过放弃吗?

    小姚:在我的创业计划里,没有“放弃”二字。迫于现实的压力,去年10月,我把租用的地退还农民,只身到重庆寻求资金支持,试图东山再起。朋友们都劝我要冷静,不要再蛮干了。随着激情的渐渐消退,我意识到,再这么干下去,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在连累社会了。

    记者: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你觉得你的得失是什么?

    小姚:表面上看,我损失了一年多的时间和几万元钱,但受伤害最大的还是创业激情和决心。当然,我也从中认识到,创业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包括做最坏的打算,凡事不能想得太简单。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