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元科技投入该怎么花
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科技支出1134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这将主要用于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等。
这笔钱该怎么分配?
一直关注科技预算的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关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建议》,她认为,有限的科技投入如果形不成合力,将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还会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朱静芝说,现行科技预算和投入体制是,国家综合部门、产业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都有权独立提出国家的科技计划,而计划从拟定、出台、预算、实施、完成的多个阶段,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一些产业和公共事业部门都有自己的科技计划,互相联系和协调很少,且缺乏约束,导致科技预算存在着严重的战略目标分散的现象,科技资源重复浪费,国家目标大打折扣。”
她举例说,某种卫星接收站美国只建设了16座就足够用了,而我国几年前就已有30座,更可怕的是,今后还可能再建50座。
而从省级区域层面看,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形不成合力的问题也很突出。
朱静芝介绍,陕西科技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央在陕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防科技系统,地方科技资源相对薄弱。“去年,我们就如何加快陕西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区域内的科技资源目前仍处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状态,资源共享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文献、数据资料重复浪费,共享水平低,面向行业服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开放程度不高。”
由此,朱静芝建议,应成立全国统一的科技资源统筹规划机构,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预算应该由一个超越各相关职能部门之上的机构科学决策,加强统筹协调,减少目标和资金的分散。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副省长林方略也很关注这个问题。
有关研究表明,未来20年,即使我国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也不可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的目标。
林方略认为,当前,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依然突出:一是投入水平依然偏低,研究开发能力不强;二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够,设立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例不高;三是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环境不理想。
“管理体制落后,缺乏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教育与科研脱节,军民两大科研体系分离;管理层次多,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缺少科技资源社会共享机制。”林方略说,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林方略建议,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的统一规划,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二是要加强协调,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要增加财政直接投入,强化企业的投入主体地位,明确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大对民生、社会发展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