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战斗 不如颤抖
   国足与澳大利亚队一战已迫在眉睫,昆明前线传来一阵阵令人热血沸腾的宣言——“像男人一样去战斗”、“战斗到最后一秒”……我怀疑,传说中的“高原捕鼠行动”,正在悄悄地演化成“高音”捕鼠行动。
   这是没办法的事,表决心、献忠心本是我们特有的语言文化,何况这些将《亮剑》、《士兵突击》作为最重要人生读本的国足队员,你不能要求他们还有更艺术的表达方式。这些话本身并不让人反感,但坦白说,它让人厌倦。
   有细心的记者将近10多年来,几代国足训练基地的标语口号作了个统计:从“团结就是力量”,到“卧薪尝胆,立足世界”,再到今天的“赤胆忠诚,敢打必胜”。这些口号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现实的背景,还是纯粹只是文字游戏,外人很难分辨。但结合中国足球这么多年的发展状况,你不得不怀疑,我们仅有的那点智慧可能都用在了这些“形式”的发明创造上去了。
   口号与时俱进,成绩每况愈下,成了中国足球这些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凭什么去和强大的澳大利亚队“战斗”?凭你天天升国旗奏国歌的“精神力量”,还是“军营十日游”想象的一点军人气质,或者虚无缥缈的“高原优势”?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可在中国足球的战场上,从来只看到千奇百怪、让人神经短路的“战略”,何曾有过稍许的战术可言。
   明明是屡战屡败,还非要说成屡败屡战!文字游戏的确很过瘾,比喝了半斤烧刀子还过瘾。
   拜托,别战斗了,颤抖吧。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不是缺乏战斗精神——都“战”得红牌满天飞,别人快不敢和你玩儿的地步了——而是缺少一种示弱精神,自始至终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差距,以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很多人毕生的心血都花在了这个“想”字上,想口号、想草坪、想针孔摄像机、想高原优势……
   颤抖,不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而是因为自身的无力,因为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敬畏。中国足球除了经常在90分钟比赛结束后有几分颤抖外,平时都很威风,比周正龙镜头中的华南虎还威风。
   照片:3月23日,澳大利亚足球队主教练维贝克率领9名球员率先抵达中国昆明,备战3月26日与中国足球队进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澳大利亚队其他球员将于次日抵达。
   图为效力于英超利物浦队的澳大利亚队球员科维尔抵达昆明机场。新华社记者邹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