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 北京人的清明想象
讲述者:王彬(鲁迅文学院研究员,民俗研究者)
提到清明,其实现在的北京人大都只会想到一个地方——八宝山。当天大清早,电视、广播里就会预告那里交通堵塞。在解放前,北京的清明还是有很多习俗和活动的。比如,在什刹海边上有条胡同叫延年胡同,当年叫做馓子胡同。馓子是清明时吃的特有的节日食物,就是拿面粉搓成棍状,油炸成金黄色,在清明之前炸好,清明当天不开火,吃这个充饥。所以这馓子也称寒具。
吃寒具的习俗从解放后就在北京消失了。其实,如果我们家家户户自发恢复寒食的习俗,也会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这可以让我们在身体上直接感受到这个节日,整个民族经历一段共同的身体体验,这对于认同感的建立和加强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到了清明除了扫扫墓,就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了。除了不动炉灶之外,清明也是传统的出外踏青游戏的日子,男孩放风筝、女孩荡秋千都是清明时的游乐项目。
现在,清明又成了国家法定假日,这是一个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好机会。其实清明不但是祭奠自己家族的先人,也是怀念和纪念全民族共同祖先的节日。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就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风俗、日常习俗建立起来的。
讲述者:燕子(女,媒体,生于1970年代)
今年我没有出去旅游的念头,倒是想去卢沟桥附近的柏林寺住两天,吃素斋,和僧人们一起洒扫,让自己清净清净。以前的清明,基本就是学校扫墓,没什么别的。尽管我家到北京已经是第三代了,但老家在南京,从未和家人一起去祭过祖。在北京的后代可能往往就不像上海、广州那样,移民的第二、第三甚至第N代都能在紧凑的城市群中经过两三个小时火车或汽车旅程就能找到自家的根源。(杨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