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8日
星期
观察

中国——
作为建设性力量融入现行世界秩序

嘉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28    [打印] [关闭]
   

    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有关“中国崛起”的话题很热门。如何接纳中国融入世界秩序?西方社会如何应对中国对现有秩序可能带来的战略后果?换言之,“中国崛起”会给未来世界秩序带来怎样的变化?是所谓“破坏性”力量呢,还是建设性力量?笔者认为,中国只可能作为建设性的力量融入现行世界秩序中。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中出现有关“遏制还是接触”中国的争论。在日本,有人提出,约束中国的最好途径是将中国纳入地区和世界秩序中,推动并迫使中国接受国际规范、规则。日本的提议得到美国的赞同。应该说,此后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总体政策是以“接纳”为主,“遏制”为辅。

    但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越来越主动地适应国际“游戏规则”,西方,首先是日本出现“中国威胁”的论调。西方把握不住中国的崛起是好事还是坏事,特别是中国融入世界秩序的过程已经不受西方意志的左右。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现有游戏规则规范中国,并给予中国从国际秩序中获取利益的空间,从而使中国成为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负责任”力量。

    应该说,接受中国成为国际秩序的一员,即使不是深思熟虑的战略,也是西方的一个不得不选择的政策。如果说西方曾在“接纳”还是“排斥”中国的问题上犹豫不决,那么现在则是西方面临修改原有的游戏规则,以适应中国加入世界秩序后可能带来的变化。由于骨子里仍然将中国视为世界秩序的“异己力量”,西方对中国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定位仍然充满疑虑。

    中国融入世界秩序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对中国而言,从结束封闭到对外开放,再到“走出去”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谨慎地“摸着石头过河”到“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过程。中国唯有不断地吸收、接受国际经济秩序的游戏规则,方能更深入地融入国际市场,把握市场的瞬息万变。

    中国接受并适应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产品在发达的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但是,中国产品在接受国际市场检验的过程远未结束。创立成熟自主品牌还未成为中国企业家商业竞争的主要目标,中国产品对国际消费习惯的影响与其巨大的市场占有之间还很不相称,尚处在模仿、学习、适应西方商业文化的阶段。

    中国人不仅努力学习如何按照西方的商业规则行事,还在学习西方人的思维。其结果是,拥有西方人一样的审美趣味和眼光越来越成为中国年轻一代追求的生活时尚。国际市场推动中国的各个领域“西化”,这一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主流。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中国进入国际秩序愈深,从中获利就越多,中国与国际秩序融合的程度就愈大,也就更加倾向于在大国协调的基础上共赢,因为减少或避免动摇现有秩序对中国更有利。

    近年来,中国学界展开探讨“大国崛起”历史的热潮。无非是想从别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路子。然而,原有以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原料和销售市场为特征的大国崛起的路子,与现在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完全不同。

    中国不可能复制其他大国崛起的路子,只能另辟蹊径。也就是说,客观的国际环境迫使中国只能以建设性的方式走自己的大国崛起之路。笔者认为,中国的强国之路相对来说是比较顺畅的,中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中国建设性融入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国抓住机遇,借助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先进市场管理及商业文化,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实现自己的崛起。这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行使权利和责任的方式和性质。

    就目前而言,中国还不具备提出相应规则和规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首先,这是因为支撑中国自身发展的意识形态尚未形成。其二,西方价值观仍然是现行国际秩序的主流价值体系,中国尚不具备打破或削弱这一价值体系的能力。

    虽然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规则及规范的充分条件,但随着中国经济对国际秩序的依赖加深,中国必须思考,在维持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同时,如何才能使现有的秩序更符合中国的利益。这无非有两个路径:一是成为现行国际秩序的游戏制定者之一,在大国合作的基础上,获得中国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以“国际主义”为目标,重新改造或修正现行的秩序,使其更加符合中国的价值观要求。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