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
国企“新人赛”

看你能不能与工人打成一片

本报记者 彭冰 实习生 焦旭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31    [打印] [关闭]
    有人说:“进了国企就相当于成了半个公务员。”在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眼中,一个处于迅猛上升势头的“国字号”企业,意味着令人羡慕的“金饭碗”。

    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令人翘首的大企业。“应聘者太多,每年我们都是‘扒拉着挑’。从现代化国企的用人需求来看,当今大学生往往存在若干通病,如果不能及时自我调整,很难在职场新人赛中胜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周学锋说。

    不愿意深入生产一线,等于拉后了事业的起跑线

    据了解,长客股份每年都要去一类一级院校组织校园招聘会。“每年能进入长客的本科生有100多个,刚来的学生往往认为车间比较艰苦,不愿意去一线,他们希望直接进入研发中心工作。”周学锋说:“不想深入一线,是大学生的第一大通病。”

    作为长客股份的技术骨干,常振臣博士自2004年进入企业后,大量时间都是在一线度过的。“有一次数据显示列车牵引力不足,大家还站在边上讨论呢,常博士已经纵身跳下地沟直接检查了。”常振臣的同事张国芹告诉记者,包括铁道部领导在内,上上下下都对常振臣竖大拇指。

    “既有过硬技术,又有创新能力,还要能埋下头来扎扎实实深入一线,这样的人最受企业欢迎。”周学锋说,“一名博士尚且能躬身生产一线,本科生有什么资本说不呢?”

    “不了解产品是如何在流水线上一步步走下来的,不熟悉工厂的运作流程,不体会工人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就不会知道切实可行的技术改进方向。我认为,在基层最少要做3年,然后再调到一个较高层次的部门去,这样才会成长快,并形成公司的人才良性流动。”周学锋告诉记者。

    不能与工人打成一片,等于丢失了最宝贵的资源

    新来的大学生都要被安排到生产一线见习一年,一年中表现突出者,才会被选拔到新的正式岗位上去。“有的大学生知道怎么深入一线,他们认真去发现问题,与工人打成一片。可也有的学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还有的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瞧不起工人。”周学锋强调,“与工人的关系”是一线大学生要过的头一关。

    周学锋说:“工人师傅每天在一线生产,通常也都有很多非常实用的小发明小创造。与工人相处融洽,他才会把多年累积的经验告诉你。工人一般不善于总结,理论根底不深,但如果他乐于把实践经验告诉你,双方一结合,成果就出来了。实际上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果都是这么得来的。”

    吴迪迪创造的“终端电阻”扫描法,就借鉴了一位老师傅的校线方法。2005年开发北京地铁5号线的工作中,为了检测传输线的质量,吴迪迪把整根线一起检测,但一条线上有很多个接口,一旦发现问题,要一个个排查,工作量非常大。同班组的老工人教她把线上的连接器断开,分成一段一段排查。后来,在使用线缆分析仪扫描连接网络系统的总线时,吴迪迪根据老师傅的经验,和团队试着用终端电阻把总线分开,控制检测范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长客调试车间主任齐志新手下的技术团队全部是由毕业两三年的大学生组成的,他说:“新人来到一线是在为将来打基础,工人是他们新的老师,教他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些经验非常宝贵。”

    不主动给自己加码,等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新人的第三大通病是“主动意识差”。对这个现象,已参加工作4年的电气设计师张国芹深有感触:“有时候,领导给新来的大学生布置任务,他们竟然会因工作量大而理直气壮地拒绝!”

    2003年,张国芹从华东交大毕业来到厂里。“刚开始我确实以为自己抢了个金饭碗,可实际上国企的工作状态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别说上班时间,甚至8小时之外,大家也都在拼,学外语、背资料,在这种环境下,你不主动上进,准会被落下。”

    的确,“主动给自己加码的人”,才有更多脱颖而出的可能,滕万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小滕进厂之初,部门领导要求新员工必须熟练掌握一种软件分析工具,而小滕却把市面上相关的4种软件全都“啃”了下来。2003年起,厂内模型设计的工作量骤然增加,技高一筹的滕万秀“游刃有余”,创造出一系列令人拍手叫绝的作品,很快被连续两次破格提拔。

    “工作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它包括努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精神理应是年轻员工身上宝贵的财富。”周学锋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