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
创业校园

大学生课余练摊月赚2000元

本报记者 陈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31    [打印] [关闭]
    福州仓山是大中专学校的聚集区。学校周边的马路,则成了一些在校生练摊的场所。

    3月27日21时许,记者来到福建师范大学老校区正门的上三路,只见沿街上百米都摆着地摊。摊主几乎都是年轻人,有的是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有的则是在附近上学的大学生。

    在一个摆太阳帽的地摊前,记者和两女一男3个摊主聊开了。男的叫黄梓宾,是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身旁的两个女孩是他的同班同学。他们3人都来自福建南安的农村。

    记者:你们为何会想到摆地摊呢?

    小黄:刚开始是因为家庭比较困难,想赚点钱。去年11月,我们看到学校附近有很多学生摆地摊,所以就跟着干了。

    记者:你们天天都出来摆摊吗?

    小黄:看天气。天气好的话,我们下午4点就要来占位置。周末,我们通常是摆上一天。

    记者:会不会影响功课?

    小黄:当然会受影响。不过,我们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口才,认识了许多人,对社会的了解也更多了。

    记者:在摆摊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

    小黄:在这里摆摊,不用交税和管理费,不过城管经常会来抓。有一次,我们的货被城管拿走了,后来给了他们30元才把货赎回来。我们还收到过两次100元的假币,对我们的信心打击很大。有个女的存心坑人,她先是用一张100元真币买东西,后来又嫌太贵不买了,等我们降价给她时,她换了张假币给我们。现在我们准备了验钞器,就没有再收到假币了。

    记者:现在已经是22点30分,也快收摊了。算算看,你们今天有多少营业额?大概能赚多少钱?

    小黄:营业额是200多元,估计利润在100元左右。以往几个月平均下来,每天大约能赚70多元,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

    记者:今后你们还会继续摆下去吗?

    小黄:我想会的,直到大学毕业。

    在另一家摆太阳镜的地摊前,一对青年男女在叫卖。攀谈后,才知道这个女孩也是附近学校的学生,不过她不愿意透露名字和就读的学校,只是说自己学的是人力资源专业。她介绍说,去年她曾经在这里摆摊卖过布娃娃,不过只摆了一个月。记者问她为何不坚持下去,她说“只是觉得好玩,想获得一点社会经验”。站在旁边的是她的男友,已经大学毕业两年了,他说自己在上学时也摆过摊,现在白天在搞房产中介,晚上有空就出来摆摊赚点儿小钱。他认为,大学生摆摊,既可以赚钱自立,又可以锻炼能力,为将来创业做个铺垫。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