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小孩认为诚实会吃亏
“我已经1.42米了,但检票时,爸爸却让我把头缩着点。”说起今年和父母回老家过年的经历,家住上海市虹漕南路的10岁的辰辰(化名)颇有体会。
“售票员让爸爸给我买全票,但是爸爸大声说我还没到1.40米。”辰辰告诉记者,少说了两厘米,家里可以省下200元。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员徐浙宁博士,在上海市986户“80一代”、“90一代”和“千年一代”的家庭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6.1%的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
据徐浙宁分析,有“千年一代”宝宝的家庭,在“知识”教育方面显著高于“80一代”和“90一代”的家庭,而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则显著低于前二者。她认为,出现“道德教育滞后”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千年一代”的父母学历较高,向子女传递更多知识的愿望更迫切;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功利导向”。
“每学期,我们都要给老师写评语。”家住上海市下南路读初一的赵爽(化名)说,学校评价老师的标准有仪表是否端庄、是否拖堂、作业量多少、是否占用其他课程的课时、是否使用普通话等几项。
“每次评价老师时,任课老师发完卡片和铅笔后并不离开,而是在我们身边走来走去,还会看同学是怎么涂的。”赵爽说,其实在评分表发下来之前,班主任都会交待同学们“要填好的”。可赵爽对老师的真实评价是:“我不想都填好的,数学老师基本每次都会拖堂。”
给老师评完分之后,学校还让同学们自评、互评。赵爽记得,在为自己“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一项打分时,他停了几秒钟,该怎么写好呢?优秀?良好?合格?还是写“须努力”?赵爽转头看了一下同桌,发现同桌毫不犹豫地写了“优秀”。
“唉,他怎么这么不诚实呢?”赵爽告诉记者,“上次我们去商店,他把人家一个玩具的扣子拉坏了,结果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就走了。”可是,交换本子互评时,赵爽仍然在同桌的评价手册上的“诚实”一栏里写上了“优秀”。
“你不是觉得同桌不好吗?”记者问道。“我是想诚实地写,可是别的同学自评、互评都写了优,就你一个人不这样写不是很奇怪吗?会很吃亏吧?”赵爽说。
“第一次发现儿子不诚实时,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他当时就哭了。”家住上海市锦绣路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和小朋友在社区图书室看书时,不小心把一本书弄坏了,回到家却只字未提。晚饭后,一位小朋友到家里找儿子玩,两个小家伙在房里说起这事,黄女士才知道儿子毁书逃走的事,第二天她就领着儿子去道歉了。
事后,黄女士反思以前的教育方式时发现,以前孩子调皮之后主动认错,他爸爸总是骂他、打他。这可能让孩子害怕了,就不敢说真话,以后凡事他都会应付家长。
谈到诚实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钟文芳说,有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如果有人来找爸爸,就说爸爸不在家”,家长因为不想见外人而采取的成人世界的社交策略,孩子是无法理解的。
“在儿童看来,爸爸这样做是说谎了。以往家长和老师都教育孩子说谎是不对的。孩子不能理解爸爸为什么这样做,他会以为爸爸的做法是正常的,可取的,就会逐渐模仿。”钟文芳建议,家长在孩子面前,务必要以诚实的形象出现。
同时,她也强调,教师也要注意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在学校里,两个同学发生冲突时,老师不应该让诚实的孩子接受更严厉的处罚,否则会造成孩子在心理上认为诚实就会吃亏。”
然而,在成人世界中,诚实的价值确实经常被低估。
一位网名叫“一大口”的网友在博客中提到,现在给人介绍对象说这个人“很诚实”,对方就问:“是不是特老实、特木呀?”诚实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个褒义词了。
“我们的诚实教育太少。”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代里,诚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我们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唯利是图的做法让很多成年人吃了亏。大家经常处在良心和利益的夹缝当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商品广告经常夸大其词,商场促销可能提高价钱再打折;在很多地方,擅长砍价的家庭主妇买菜时经常会习惯性地问:“能便宜点吗?是最低价吗?”因为很多卖菜的小贩会根据性别、年龄、衣着的不同而报出不同的菜价。
杨雄认为,许三多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诚实教育典范,也许会扭转公众心中“诚实就会吃亏”的印象。
《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你知道不说谎多难吗?非常之难……但是只要你努力,你会发现,社会没你想象的那么残酷。社会的残酷都是你自己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