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生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度
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
“广东高就业率掩盖了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低满意度。”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近日在2008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都在95%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除消化了省内高校培养的24万名毕业生外,广东还接收安排了超过15万名省外高校毕业生。
“广东要从追求高就业率,转向追求高就业质量!”李小鲁指出,尽管广东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6.68%,但高就业率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参加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共有24.7万人,比2006年增加3.6万人。这是2002年以来毕业生增幅最低的一年,但毕业生总数仍达到历史新高。
200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有30万人,加上来广东求职的省外院校毕业生、办理了暂缓就业的往届毕业生,预计今年将有50万名的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求职就业。
灵活就业者增多 自主创业人数减少
然而,广东省教育部门经过对目前的就业情况分析后发现,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下基层者增多,灵活就业继续增加,并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此外,自主创业比例偏低等情况依然存在。
据了解,2007年到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农村建制村、城镇社区、艰苦行业单位及西部地区等就业的广东省本专科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了43%;到中小企业、各类私营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比2006年多两万人,占当年已就业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40%。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学生求职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数也连年大幅增加。所谓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2007年广东选择灵活就业的本专科生共12.4万人,超过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5%。
广东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许荣东表示,现在大学生求职的总量在上升,而大学生失业率也在上升。截至去年年底,已登记失业的大学生人数为1.5万多人,约占城镇失业总人数的5%,同比增长了两个百分点。
李小鲁认为,居高不下的灵活就业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高校就业统计以及大学生隐性失业的问题。广东高校的一些学生觉得,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加上“80后”的年轻人个性张扬,不排除部分人会选择自己认为比较自由又能赚到钱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失业,而毕业生中的“啃老族”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一直很少,去年仅有564人,只占到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而前年更少,仅357人,自主创业的本科生人数仅为专科生的1/4。自主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方式,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广东省是全国最早实施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措施的省份之一,很多高校也设立了指导创业的教育课程和训练,但是现在学生却对此不是很“感冒”。
李小鲁分析,目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就业区域、行业的分布不合理,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方面。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仍然偏高,毕业生仍过于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去年有54%的已就业本专科毕业生选择了在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扎堆,造成部分地区人才密度过大。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市就业的外地生源比例最高,均超过30%;而在该省珠三角外的12个城市中就业的毕业生93%以上为本地生源。
热门岗位渐趋饱和 艰苦行业人才难求
记者了解到,历史专业成为广东省2007年就业率最高的学科。理工类依然保持就业热门态势,位于前5名。而医学类2007年仍然处于就业率末位。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医学类工作岗位饱和是表面现象,该学科就业率低主要原因是毕业生都把眼光放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和边远地区,都有大量的工作机会。
实际上,大中城市的许多热门行业和岗位已渐趋饱和、供大于求,而社会急需的艰苦行业和一线技术岗位,基层和贫困地区尤其是50个山区县,却人才难求。持续的高就业率掩盖了这种真实状况,让毕业生和家长形成认识上的误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100万个,而每年全省城镇需解决就业的劳动力在140万人以上(2007年已接近180万人),因此,就业工作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
“不仅没有找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不满意,落实了就业岗位的毕业生中也有很多不满意。”广东省教育厅在抽样调查中发现,因为就业质量(包括薪酬、专业对口率、稳定性以及事业发展预期空间等)与他们的期望相去甚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同样有不满意的地方,如对大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就业诚信、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普遍评价不高。
李小鲁表示,近年来,就业率虽然年年增长,然而就业满意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样的情况值得深思,它既涉及政策制定、制度设计、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的问题,也涉及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的问题,需要集中力量组织调研,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