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日
星期

领津贴的莫言代表不了“大陆作家”

壹贰叁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4-01    [打印] [关闭]
    3月29日,大陆作家莫言与台湾作家张大春在一场主题对话活动中坦言:“相对于台湾作家专职写作面临生存危机来说,大陆作家因为有各级作家协会补贴,所以没有太多来自生存方面的压力,反倒过于养尊处优。”“整体看来,大陆作家缺少技术方面的训练,没有像台湾作家那样在一部小说中植入好的艺术构思,没有那么严密、典雅的语言,以至于把小说名声败坏得很厉害。”(《京华时报》3月30日)

    可以想见,莫言这番话将引起一堆对“大陆作家”的批判。“大陆的作家”真命苦,没补贴的诗人申请富婆来包养,因为“整日为生计奔波,怎么有写诗的心情”?有补贴的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却因为没有太多来自生存的压力、过于养尊处优?网民骂之,汉学家老外骂之,作家自己也没底气,大陆作家看来快赶上国足队员了。

    作为“大陆作家”之一,莫言说这话时是带着自我批评自我反思的意味吧,作为作协会员和官员,也许他可以为“领补贴的作家”代言,但他无形中把千千万万从不领津贴补贴、靠文章一篇一篇挣饭吃的大陆写作者忽略了抹去了。

    我每天埋头写作,我知道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或者比我更勤奋,我们写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剧本、专栏……写一切自己想写、能写的东西,其中多数可能因为无法发表因此换不来钱——但没有实现市场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卖钱的只有一小部分,我们就靠这个养活我们自己、维持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我们没有任何机构发的补贴,我们不算“大陆的作家”吗?我们的生活与“养尊处优”又有什么关系?

    那些领着津贴补贴、傍着官家养尊处优的作家,算什么作家?又怎么能代表大陆作家?那真是羞辱了大陆千千万万的写作者。

    大陆的文学现状的确存在真问题,但谈问题和成就时不能光盯着领津贴的作家,阅读视野要宽广,也不能拿汉语水平有限的老外的某句话当做令箭和虎皮,更不能思维简单到把一切问题按照计划体制或市场体制来二分。

    写作算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古今中外,什么体制中都可能生长出好作家来,所以作家与体制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当然,一种有利于思想自由的体制,定将更有利于作家的生长,在这方面,自由市场的环境比集权控制的土壤当然更优越。但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颠沛流离的作家,如何通过经济上的独立获得思想及创作上的自由,也正在成为中国作家面临的越来越深的困境。

    对于很多写作者而言,有津贴可拿,谁不想得到呢?只是如何拿了钱却不丧失思想和写作的自由,这是一个问题。也许大陆文学需要越来越多的民间独立基金的支持。当然,归根结底,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市场,一大群有眼光、有头脑的读者,才是中国文学最好的营养和支持。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